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采煤塌陷地变身珍珠“聚宝盆”

2022年08月26日10:4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盛超

编者按: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8月-9月,济宁广播电视台推出“走在前开新局·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喜迎党的二十大”济宁14县市区行进式融媒直播,带网友通过沉浸式体验、行进式报道、全景式展现等形式,充分展示各县市区在实施“九大战略”中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济宁新闻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盛超)近年来,邹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采煤塌陷地生态化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治理途径。

行走在邹城市太平镇采煤塌陷区,绿树成荫、阡陌纵横,兖矿清湖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珍珠养殖基地坐落于此。

“我们在这里养殖的珍珠品相好,体量和光泽达标的一颗能卖到一两千元,小的按斤卖市场价基本也在三四千元左右。”公司负责人费林江说。

据他介绍,原来这片塌陷区臭水横流、荒草丛生。2013年,邹城启动了塌陷水域生态修复,最初只是简单的将积水浅的区域回填复垦成耕地,积水深的区域则改造成鱼塘,承包给村民搞养殖。

“但这种修复方式不仅经济效益低,大量投放饵料还让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员张浩介绍说,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多方探索打听,最终敲定了发展“生物链治水·靶向珍珠养殖”的生态治理模式。

费林江表示,在来邹城之前,他们已经在浙江杭州、绍兴、诸暨等地方积累了大量成功利用养殖河蚌进行水体治理的经验。“河蚌无冬眠,是一种水体滤食性环保动物,适温季节每只3龄河蚌一天能滤水50升,以10万只蚌为例,其滤水能力每小时可处理200立方米水体。”说到兴头上,费林江做起了“科普宣讲员”,“河蚌主要滤食的是浮游生物、藻类、腐烂碎屑、细菌等,最小能过滤1微米的粒子,可以说河蚌是一台‘活体纯净水制造机’,喝的是脏水吐的却是纯净水。”

据了解,所谓生物链治水就是先将池底的黑臭水、有机质抽到繁藻池,再通过微生物技术把有机质转化成藻类可以吸收的无机盐,进而培养出适合投喂珍珠蚌的藻类。该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在水体治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通过智能投喂系统,根据水质指标,在水体建立一个稳定的纯生态食物链系统,从而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费林江介绍说,他们采取自动化管网格式养殖技术,在蚌壳适当位置钻孔并插入滴管,通过类似‘打点滴’的形式向河蚌精准输送藻类,让河蚌发挥自身可以过滤纳米级粒子的优势过滤池塘水体,从而改善水质。

现在,通过精准化靶向投喂、自动化悬浮养殖、鱼虾贝循坏捕放,在避免传统养殖投肥污染的基础上,持续发挥珍珠蚌滤水功能和生态链自净作用,在2个月左右时间可以将劣V类水净化到III类以上并长期保持,碧水清波和“珠光宝气”真正实现了完美结合,充分满足鱼虾贝混养对水质要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谈及今后发展,费林江表示,他们将把生物链治水和靶向珍珠养殖发展成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产业,向产学研农文旅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挂养河蚌100多万只,全部投产后,年出产淡水珍珠5000公斤,产值超千万元,而围绕珍珠养殖形成的服装、首饰、艺术品加工等产业,也在加速布局,昔日的塌陷地摇身变成了当地发展的“聚宝盆”,该治理模式也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