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眼 | 济青首位度提升!山东区域协调发展“成绩单”透露出什么信号?

2022年08月25日09:49  来源: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透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省户籍、常住人口“双过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大关,11个市入围全国百强,济南、青岛首位度提升4.4个百分点,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振兴沂蒙革命老区成效显著。这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绩单”,令人倍感振奋。

如何纵深推进三大经济圈建设?如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此次发布会从区域布局、国家战略落实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

全省“一盘棋”,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

“山东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省新旧动能办副主任王海林介绍,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坚持树牢“一盘棋”理念和“一体化”意识,强化中心引领、圈层支撑、融合互动,“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

一群,即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涵盖全省16市,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培育的城市群之一。

两心,即持续提升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支持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青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围绕两个中心城市,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规划建设济南、青岛都市圈。

三圈,即纵深推进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6市,放大科创优势,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带动烟台、威海、潍坊、日照4市,突出海洋特色,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创新中心、对外开放枢纽和黄河流域开放门户。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聚焦转型提质,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早在去年12月,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明确提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在此之前,山东已先后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如今,山东已经形成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一群两心三圈”的目标也更进一步。

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不断塑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下好全省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除了“强化中心引领、圈层支撑、融合互动”,山东还坚持以黄河战略为引领,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不断塑强。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浓厚氛围在全省已经形成。2019年以来,沿黄9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改善8.3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圆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下降4.44%。与此同时,落后动能加速淘汰,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2%,万元GDP能耗下降18.4%,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1年的31.7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6.8%。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总体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战略位势显著增强的背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山东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尤其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加快提升。通过实施“强省会”战略,印发实施《关于支持济南加快省会城市建设的意见》,省级层面支持济南200个事项全面落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省会济南强势崛起。与此同时,青岛引领力也在增强,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当前,山东高标准建设自贸区济南、青岛片区和济青国际招商产业园,济南、青岛入选中欧区域合作案例城市。2021年,济南、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68.7亿元,占全省30.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5%。

与此同时,经济圈重点领域一体发展加快突破。设施联通方面,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济南、青岛两核辐射,临济枣菏一带相连”的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雏形初显。产业协同方面,聚力提升9大产业领域43条产业链,培育14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217家领军企业,总规模分别达7.2万亿元、2.6万亿元。公共服务方面,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医保卡一卡通,日均异地刷卡支付近550万元。生态共治方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监管执法“三统一”制度,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

区域协调发展要实现突破,必须补齐短板。对此,山东还出台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推进275个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发放专项支持贷款150亿元。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120项专项政策全部落地,结对帮扶菏泽9个区、县。

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联动、培强、扶弱三篇文章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了未来五年区域经济发展蓝图,提出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今后,山东将不断优化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持续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突出做好联动、培强、扶弱三篇文章。

具体来看,就是要着力推进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强化中心城市联动,开展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研究,加快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研究制定济南青岛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强化经济圈联动,研究制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动经济圈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依托济青、鲁南通道和沿黄、沿大运河生态带,培育济青科创智造廊带、鲁南物流能源廊带、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廊带、运河文化经济廊带。强化省际联动,深入推进沿黄9省(区)合作,强化与冀苏豫皖省际交界地区合作,谋划共建省际合作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实施双招双引。

同时,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培强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制造、农业、商贸、文旅等特色强县,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培强国家级功能区,比如,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速提效,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培强区域发展战略支点,鼓励跨市域相邻县(市、区)探索联动发展路径,打造一体化发展平台;发挥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加快建设联动创新区;加速推动省级新区破题起势等。

在着力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中,山东将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制定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计划,支持鲁西5市加快发展。振兴发展沂蒙革命老区,推动济南、临沂加快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共同编制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支持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做好滩区居民迁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东将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中,将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有序流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同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培育一批百亿级以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适应新形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山东根据各地条件,走出了一条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展望未来,发挥各地优势、形成整体合力的山东,也必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书写更加精彩的区域协调发展新答卷。

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范俐鑫

统筹:林江丽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