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里探古迹 还是济宁有“石”力!(下) | 錾刻之力开文明卷轴

2024年02月12日16:0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朱可鑫

济宁新闻网讯 (记者 朱可鑫)济宁嘉祥,武氏墓群,子母阙高低错落,石狮踞伏左右,昂首凝视。穿过武家林湮没的神道,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华夏史铺展开来。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武氏祠)第一展室,沉默的石头见证着厚重的历史。 朱可鑫 摄

建于公元2世纪东汉晚期,坐落在嘉祥县南十五公里紫云山北麓的武氏墓群石刻,仅占地三平米的汉代祠堂,却存有大规模、保存完整的汉画像石群,雕刻精美、内涵丰富。

中国古代艺术形象目前最早的范本、石板上的“小宇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武氏祠犹如璀璨明珠,见证中国艺术与历史的辉煌。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不仅代表汉代艺术的卓越成就,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同时,它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世界美术史中,武氏祠代表中国成为与西方著名雕刻、绘画艺术作品齐名的案例,与帕特农神庙、蒙娜丽莎具有同等地位。

乡野一角,小小祠堂,精彩绝伦。

在济宁,推开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大门,踏入千年武氏祠,站于时空一隅,在古往今来的瞬息万变中,捕捉亘古不变的文明亮光。

文明之起源 艺术之殿堂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第一展室(也称阙室),保存有三个“全国之最”:

代表武氏家族墓群大门子母石阙,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之一,属于中国建筑史的活化石,也是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

子母石阙上的石刻精美,其中母阙代表整个武氏家族的尊严与地位,子阙则代表“武家林”延伸的墙壁。 朱可鑫 摄

展室内的武班碑与无字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武氏祠另有一块武荣碑,在清代移于济宁州学明伦堂,今在济宁汉碑室内。武氏祠中的武梁碑及武开明碑已遗失,但其碑文在宋代就有记载,流芳千古。

武班碑,身上的痕迹勾勒着千百载的沉浮与变迁。 朱可鑫 摄

而立于石刻群之首的石狮,是中国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石狮造型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狮”。狮子在古代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武氏祠内的这对石狮,正是千年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力而古老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石狮头部浑圆,嘴部方阔。世间风云涌动,武氏祠中,石狮神色不改。 朱可鑫 摄

步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第二展室,陈列的武氏祠汉画像石,宏伟壮观,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籍。

武氏墓群石刻汉画像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祥瑞灵异、神话传说、历史现实、德行故事四个方面)、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等。在同一个家族祠堂里,出土汉画像石之集中、数量之多、雕刻之精美,在中国唯此一例。其“画像古朴,八分精妙”,代表了汉代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千百年来众多研究者的焦点所在。

精美的汉代石刻善用物品和动物表达空间,在武氏祠汉画石上,表示户外的空间多刻有动物来展现生机与活力。 朱可鑫 摄

武氏祠中,最为著名的一座祠堂便是武梁祠。

它是唯一一座能进行完整复原的公元二世纪的石质祠堂,占地面积三平米,形制如房屋,前方敞开。

武梁祠内的石刻内容年代跨度久远,从传说中人类的始祖到祠堂主人武梁生活的年代(公元151年),图像连接起来,恰如一幅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长卷,刻尽儒士的理想与追求。石壁上,祠堂画像上的题榜众多,几乎占尽武氏祠所有画像石题榜总计,皆为汉隶八分,字体遒劲古朴,为石刻画内容提供有力的文字佐证,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际材料。

一块石头,满墙故事,武梁祠就这样留下了生动且有意义的古人“历史漫画书”。 朱可鑫 摄

武梁祠,西侧石壁。

山墙顶端的西王母、东王公作为汉代人心中最崇敬的神仙,坐享昆仑仙界。

上古帝王款款而来,依次是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传说中的历代圣主,几幅画面的空间,概括华夏文明进程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发现最早关于“三皇五帝”的形象记录。武氏祠中这幅历代帝王图是中国汉画像题材中最早、唯一体现上古圣王形象的画像,其中錾刻的黄帝画像,是我国现存最早有明确注释的黄帝形象,也是在石刻画像里最精美精致的。

如今,黄帝的形象从武梁祠中走出,伫立在陕西黄帝陵祭祀大殿,接受炎黄子孙的祭拜,让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有了可辨的模样。

历代帝王图上,画像多伴随题赞文字:“黄帝多所改作”“夏禹长于地理……”武氏祠正是在用图文互证的方式,向世间展现着远古君主形象。 朱可鑫 摄

一座带栏杆的大跨度拱形桥耸立于画面中心部位,勾连左右、通贯上下,将水战、车战、骑战、步战有机地组成一幅立体的战争画卷。

水路攻战图,围绕中心展开大场面、大容量、大跨度的构图。画面中不仅男儿血战沙场,女子也踊跃参战。无论水上搏斗,还是陆地交锋,均有不怕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整幅画体现了武氏祠构图技法的成熟,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古代军事厅收录的第一幅画像石拓片。

战船、兵器、战马等细节,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紧张气氛,体现出武氏祠石刻画的观赏价值。 朱可鑫 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千年文明古国第一次在全世界最重要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寄托着亿万人民的期待。大幕揭开,舞台中央长卷缓缓展开,孔子、老子对视拜会,来自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拓片出现在世界面前。五千年历史开卷的这一瞬,中华民族群星闪耀。

孔子,立于孔孟大地上的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武氏祠画像石中还有多幅孔门弟子图,展现了孔子办教育的丰硕成果。

武氏祠内对于孔子的多方面刻画,可以看出汉代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与追随。 朱可鑫 摄

1999年,武氏祠内的荆轲刺秦王石刻图像被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套汉画像石邮票中所选用。

武氏墓群石刻中,荆轲刺秦王图为经典之一。画像中,荆轲在左,秦王在右。荆轲刺秦王时,第一下划掉秦王的袖子,画像中此时袖子还未落下。第二下刺中柱子,画像中此时剑穗还飘在空中,荆轲怒发冲冠,秦王环柱而走,画像记录下秦王欲向身后拔剑而未拔出的时刻。线条代替了语言文字,生与死、追与逃、行与止的复杂矛盾仿佛呼之欲出,仅一幅画,让时空凝结在惊心动魄的一瞬间。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正是汉代人民族自信心和时代精神的充分展现。

德行故事图像是武氏祠汉画像石的主要部分,周公辅成王的“忠”,闵子骞御车的“孝”,荆轲刺秦王的“忠”“义”“勇”等,众多鲜活的榜样倡导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规范,武氏祠也被称为“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这幅画像石不仅是世人了解汉代石刻艺术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实物资料。 朱可鑫 摄

武氏祠内的许多画像已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形象目前最早的范本。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大学教科书,乃至小学教科书,只要涉及大禹和黄帝图像的,都以嘉祥武氏祠为蓝本,它已经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图案。许多现代汉代题材的影视剧,如《三国演义》《汉刘邦》《汉武大帝》等,其剧中的生活场景、战争场面、服饰礼仪等也大都以这里的汉画像石为依据。

何为永传承 叩问再叩问

石刻画像作为武氏祠的精华之一,最大的特色是有丰富而系统的图像,线条细腻、动态十足。这种雕刻艺术形式,“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但武氏祠的魅力,并未止步于艺术价值。细品慢读,隐藏在其图像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为后人提供了探寻古代社会的独特视角,描绘出一幅汉代人的宇宙图景。石壁上,一篇篇故事充满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武氏祠的存在,正是这一传承的重要载体。

武氏祠左石室第八石刻有《周公辅成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动作逼真,就连衣物褶皱的细节也有所刻画。 朱可鑫 摄

近现代,武氏墓群石刻也受到了国内外各界名家的高度关注。

“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这是鲁迅致好友李桦的一封信件。在文学巨匠鲁迅平生收藏的600余件汉画像石拓片中,武氏祠画像是收藏最多的一种。錾刻的苍劲和昂扬,深深地吸引着鲁迅。先生说,我们要吸收汉代画像石所蕴含的民族的力量,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汉画的雄浑气魄,正是鲁迅先生所需的那种提振国人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

郭沫若先生,曾三次到嘉祥武氏祠。周恩来总理曾指示:“文物要在原址保护才能体现出其历史价值。”武氏墓群石刻得以在原址保存下来。国外,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把它作为考察中国汉代文物的标尺……

时间已过千载年,武氏祠伫立故土,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带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与追求,如同一面镜子,一砖一瓦都精确地映射着悠久的岁月,描绘着汉代人的生活画卷,使人们可以看到那时社会的风俗民情、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了解武氏祠,对后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把握中华文化的根基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武氏祠也提供了一个审视当下社会的参照,让我们在古今对比中思考发展与进步,怎样更好地为未来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作出贡献,如何更好地将武氏祠的故事与世界分享,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于我们的认知与认同。

遥远的东汉,钟鼓之声与东汉石画工匠的凿击之音,在如今武氏祠的静默里,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刻印”。 朱可鑫 摄

图画天地,碑传千古。

汉画像石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它是王朝强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生动镜像,映照出中华文化的博大、中华文明的璀璨。

济宁嘉祥武氏祠,如同一把尺,一字一画精准对照着漫长时光,镌刻出汉代人的宇宙图景;如同一面镜,后人在此鉴古今,思将来。

人类因文化而文明,文明因传承而永续。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化正大放光芒,延续着中华根源,在传承中走向未来。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