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打造“1+N”农机作业托管服务体系 全力推动农业生产换挡提速

2023年03月31日11:2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仲志维 王凯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仲志维 通讯员 王凯)202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今年以来,邹城市以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线,引导合作社不断探索托管服务新模式,开启了由农户单打独斗向农机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挺进的变革,逐步建立起“1+N”农机作业托管服务体系。“1”是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从耕种到收获烘干的粮食生产全程托管一条龙服务;“+”是搭建供需对话平台,引导合作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搞活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N”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耕、种、管、收、烘等套餐式社会化服务。

强主体固堡垒,筑牢农机服务组织“主战场”。针对邹城市农机服务组织量小质弱、服务能力不足、管理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通过政策扶持、服务跟进、示范带动,强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农机化发展逐步迈上了一个数量扩张、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呈现出组建形式多样化、管理运行规范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作业范围全程化的新趋势。政策扶持有序引导,邹城市规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补贴、深松整地补助“两补贴一补助”政策,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因地制宜购置高性能的农业机械,不断强化农机服务功能。近三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120万元,购置农机具3548台套。今年,新出台《农机合作组织标准化建设方案》,选取示范效应好、引领功能强、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进行奖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强化规范化管理,全面增强自身服务功能、发展能力。服务指导全面覆盖,通过集中培训和日常指导相结合的形式,高频次开展各类培训班和“田间日”活动。三年来,举办各类培训活动35次,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1700余人次,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更新技术知识、转变经营理念。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邹城农机化生产作业路线”,建立从机耕到机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标准化作业规范。同时,指导合作社不断完善组织形式、配套装备和制度章程,力推合作社技术工艺和管理能力实现“双提升”。示范带动成效显著,抓好专业化生产,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每年有目标地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和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组织。五年来,成功创建3家省级示范社、1家省级星级科技示范组织、7家济宁市级示范社、8家县级示范社、6家邹城市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组织,辐射带动小农户融入大网络,形成集群效应,使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乡村振兴聚能引流。

聚合力促发展,跑出农机托管服务“加速度”。搭建土地托管、订单作业、技术推广、政策咨询、农机管理“五大平台”,探索走出“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集中采购、统一作业凸显规模效应,实现由农户单打独斗向质量提升、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的转变。一是丰富组织形式。大力扶持发展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农机大户、村干部等带头人优势,通过带机入社、资金入社、土地入社等多种形式,建立起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机合作组织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民主的管理机制,逐步扩大组织规模、完善组织形式、提升组织程度。二是强化利益联结。围绕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解决土地分散、资金零星、机具闲置等问题,盘活资源要素,激发内生动力,做大农民共同富裕蛋糕,打造出“依靠土地拿租金、分红拿股金、打工挣薪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分享托管服务增值收益,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三是突出互补联合。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不同特色的农机服务组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互助生产,提升了关键环节作业服务的能力,弥补了区域性植保、烘干、秸秆收储等作业短板,减少了农业机械的闲置浪费,形成“1+1>2”的倍增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惠互利。

兴产业优业态,点燃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大力推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产业化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制定集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仓储物流、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一是实施品牌战略。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分地域、分产业、分环节,因地制宜为合作社量身订制发展模式,指导庆丰农机合作社发挥烘干、仓储等产后服务优势,打造“粮食银行”品牌;鼓励衍燕农机合作社推出“秸秆回收套餐”,打造“邹城秸秆”品牌;引导育轩农机合作社探索种养结合模式,打造“绿色循环”品牌等。今年以来,新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处。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坚持农户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菜单式”选择服务、“专业化”精准型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制定相应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避免了农忙“返乡潮”和“撂荒地”现象,真正让享受服务者节本增效,让提供服务者有钱可赚。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搭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农资供应+农机销售+基地种植+田间作业+飞防植保+粮食烘干”良性循环,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彻底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问题,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邹城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149个,其中农机合作社121家(拥有农机原值100万以上的62家),从业人员2.79万人,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122.34万亩,开展托管服务10万多亩,带动6000多户农户开展粮食规模化种植。年初,邹城市粮丰供销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保姆”服务 聚力适度规模经营》做法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为济宁市唯一。邹城市大力发展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典型做法在中央、省、市多档节目连续报道。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