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 | 科技创新能级再提高,山东“锚定”国家排头兵

2022年06月03日16:17  来源:新黄河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5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着力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排在第一个的就是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科技创新在山东一直是个高频词。从开年的山东省工作动员大会到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山东省两会,再到省党代会,科技创新被一再强调,可以想见,山东已将科技创新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有魄力

山东高标准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看完这个报告,我感到非常震撼。”28日上午,看完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吕兆毅颇为感慨。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吕兆毅表示,“技术是买不来的,前沿的创新更是买不来的,我们科技不能过分依赖国外,所以这样强调科技要自立自强。过去我们说自力更生,现在我们要自立自强,这是更加深刻和与时俱进的。”

吕兆毅表示,山东省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些思想下了很大功夫,对于科技创新提出了大量新思路以及新的发展对策,他对此有着深刻感受。

报告中提出,山东要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放眼全国,搭建这样高等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实施这样高等级的科学研究,是十分有魄力的。这也是山东省高标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体现。”吕兆毅说。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吕兆毅也表示非常期待。所谓“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指的是要建1家国家实验室、30家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山东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提升对接国家战略的能力。“这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种实验室是实行三级联动的,各市的主要负责人都要亲自挂帅,并为之负责。同时,各个主管的城市要同中央和省里一起来办实验室,所以要求水平是非常高的,一定是全国领先的水平,要不然无法成为国家级的实验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科技战略。”

有落实

一流科创平台汇聚优质资源引人才、强转化

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落实,而落实的成效如何,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最有发言权。“山东省在科创方面的氛围做得非常好,也提供了很多很有效的政策,我们享受到了,对此我们也有切身的体会。”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卫民表示。

“从我个人感受而言,从全国来说,山东省过去几年到现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影响也非常好。以济南市为例,前几年建设的这些,比如说中科系的科研机构,包括像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都已经初具规模,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李卫民表示,看到此次报告中再次提到要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以及其他一流平台,他也觉得很受鼓舞。“有了这些高能级的科创平台,优质的资源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对于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平台布局了一些大科学装置,比如像电工所的先进电磁驱动科学装置、理化所的高能级激光装置,这些大科学装置在国内都是比较领先的,有的是在国内唯一的,所以我认为对于提高山东省在国内科研领域的水平非常有帮助。”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支撑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李卫民认为,目前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济南市引进的一些新的大项目,包括科研领域的平台,都在往起步区聚集,短时间内就能够把起步区在科研、经济等方面迅速地带动起来。“以起步区为抓手,在全省也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带头示范作用,真正起到起步区的作用。”

与一些研发机构不同,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从注册时就是一家企业主体,可以引入企业灵活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并推动资本与企业创新相结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这也是山东科技创新发展、自立自强的体现。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个以成果转化为主的平台,落地济南之后发展非常迅速。李卫民透露,目前成立刚刚满三年,已经孵化了十几个项目,产值超过1亿元,计划2022年做到2个亿,2023年翻一番做到5个亿左右,然后争取可以在科创板上市。“新型研发机构如果能够在科创板上市,在全国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发展。”他说。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