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电工的三个“家”

2018年07月03日15:14  来源:国网故事汇

我叫徐保庆,是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员工。

微山县高楼乡南北狭长120里,4400户人家零散地分布在53万亩的水域里。这里很多村子是“水上村”,有3500多户村民是生活在船上的。

我的工作就是在这片湖区巡线、抢修和检修。

我的“家”是铁皮船,流动在湖上

在高楼乡,铁皮船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由于渔民居住分散,每次从供电所到渔民船上,都耗时很长。每天基本上就是清早不见太阳就驾船出发,晚上顶着月亮返回。

船上始终备着开水、烧饼和方便面,饿了就简单对付几口,吃完继续赶路。同事们开玩笑地说,铁皮船就是我的“家”,一个流动在湖上的“家”。

这个“家”远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坐船也没有坐车舒适。夏天,天上一个太阳晒着,水里一个太阳蒸着,热的时候,铁皮船被烤得几乎能把鞋底烫化了。

湖区的天气,夏天很难捱,别的季节也各有各的“特色”。

今年开春,在一次巡线中,我发现10千伏利民线103号杆的一条拉线地锚生锈老化,便和师傅刘巨海、徒弟张贺去更换拉线。

生锈老化的拉线地锚在水下,需要下水作业。穿上皮衩,我便拉着徒弟张贺一起跳进齐腰深的水里。

刚下水,成群的蚊子就向我们扑来。看着湖面上密密麻麻的蚊子,初出茅庐的徒弟张贺有些不知所措。

3月份,微山湖的蚊子还很小,叮咬还不算疼。我打趣地告诉张贺:“到夏天的时候,三只蚊子就能炒成一盘菜。叮一下,立马起一个大包,喷啥都不管用。”

初春的湖水冰凉刺骨。虽然水不深,作业起来却特别费劲。我们踩着水下厚厚的淤泥,双手紧握着木棍不断地向下旋转地锚。在冰水里浸泡了半个小时后,地锚终于下到位。

紧好拉线、爬上船的时候,我的两条腿几乎失去了知觉。

“冬天湖面会结冰,船到不了的地方只能 ‘走冰’。手里得时刻横着根木棍,万一掉进冰窟窿里只能靠木棍卡住。要是下水,得先吃几口辣椒暖身,上船后换身干衣服,用棉被捂一会再继续。”

正和徒弟聊着下水作业的经验,电话响了:“集抄系统出现故障,翁楼村抄表没成功。”放下电话,我们立即开船前往翁楼村……

我的“家”在供电所,一年生活350天

从翁楼村回到供电所已是下午4点,来不及休息,我就来到营业厅核实抄表数据。

爱人刘金枝也在高楼乡供电所工作,白天负责受理用电业务,晚上则值守35千伏高楼变电站。为了分担妻子的工作压力,我也主动承担起值守变电站的任务。

因为变电站和供电所都在一个大院里,为了方便我们工作,单位在所里为我俩安排了一间宿舍,这样既能随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又能为供电所抢修服务值班。

一年之中,我们夫妻俩有350天是在这里度过的。自2006年以来,我们在这里已经连续度过了12个除夕夜。

供电所成了我们常住的“家”。

我的家在30多公里外的微西村,很少有时间回去

在距离高楼供电所30多公里外的微西村,我们的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里,才是我和妻子真正的家,只是我们很少有时间回去。

与孩子和老人离多聚少,无法照顾他们,是我们夫妻俩最愧疚的。每每想起这些,妻子的眼睛就有些湿润,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有人问我苦不苦。能不苦吗?但我是一名党员,就得冲在前,为居民解决用电困难,让他们用上放心电、满意电,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