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83岁白胡子爷爷龙舟跳艄火遍全网

2024年05月25日21:46  来源:都市快报

瑞安,东门古渡前的塘河上,龙舟划过。

记者 夏阳 摄 瑞安西河头,龙舟装扮。

瑞安莘塍,龙舟上岸。

瑞安莘塍,身穿“黄袍”的黄龙。

龙舟跳艄 这位83岁的老爷子啥来头?

从杭州开车4个半小时,我们来到温州瑞安,街道两边插满龙旗,氛围感叠满,走个几百米,就能看到街边放置的龙舟。

瑞安的水道密如蛛网,飞云江贯穿瑞安市境内,温瑞塘河、瑞平塘河是市内主要河道。最近,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队在训练,有队伍甚至深夜还在训练,“一二、一二”的号子声在河道上回荡。

我们正好碰上下水仪式。温州各乡都有龙舟,划龙舟规矩很多,下水仪式是龙舟开划前的必备流程。老李今年50来岁,是其中一艘龙舟的掌舵人,他在龙舟下水前唱起龙船小调,唱的内容仿佛是一种“加密方言”。

“哈哈,正常,当地人都不一定听得懂。歌词的大意就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龙舟下水顺利。”老李笑着说。

舵手唱完一曲后,对应的龙舟才能下水。老李说,他在划龙舟里年纪不算大,去年他们这出了个“网红爷爷”,83岁的年龄还在船头的方寸之地腾挪跳跃。

“网红爷爷”叫丁玉珍,金链子、白衫、白发,声如洪钟,绰号“阿撞”。

“阿撞”老爷子不会普通话,他的孙女充当了“翻译”。

“第一次划龙舟是在16岁,是划手,到20岁就做到了舵手。”一般来说,舵手是要在村里有威望的人物才能担任的。

丁大爷的龙舟叫“大清河主”,这船来头可不小,是一艘龙舟娘(也叫龙娘、龙娘船,是一个区域内所有龙舟之首,船大,划手多,但不参与龙舟竞渡,有管理其他龙舟和提供紧急救援的功能),它的船身比其他20米长的龙舟还要长3到4米。各地龙舟上水时,都首先拜祭“龙娘”平安赐福。铿锵的鼓点、整齐的划桨、观众山呼海啸般的鼓掌叫好,舵手难免不上头,“跳艄”是瑞安龙舟舵手的绝技,龙舟疯狂加速时,舵手在方寸之地随着鼓点跳跃,加油助威,鼓舞士气;据说最高明的能转身360度,平稳落在船头。去年,丁大爷的跳艄火爆了全网,老爷子说,不过瘾,还要再划两年。

龙舟竞渡的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我国海岸线上的城市,多数在民间有龙图腾崇拜的传统,靠海且水系发达的温州亦不例外。

研究温州龙舟文化多年的何志强告诉我们,瑞安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龙舟竞渡”。而一条龙舟要参与竞渡,要完成一系列仪式。

“这是一项仪式感非常强的活动。”何志强说,也因为如此,在瑞安,每年端午节的热闹程度甚至堪比春节。

想要了解瑞安人为何对龙舟如此热衷,那么我们就要先从瑞安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这里人们的生活史开始。

温州,古属瓯越,很大的区域是海域,且海中多岛屿。瓯越先民们散居于岛屿之上,主要以渔猎等维持生计。行渔猎之事,难免就要面对凶猛水族的袭击,以及自然界的狂风大浪。

古人迷信,以为海上诸多艰辛与磨难,皆是水怪作祟,于是在身上纹上龙的图案,以祈神龙护佑,驱邪避害。

何志强说,古瓯越人的端午主要是为了祭祀龙神,后来逐步发展出酬神娱乐的活动,龙舟竞渡才逐渐成为地方风俗特色。

瑞安的龙舟

分成小龙、中龙和大龙

我们来到薛前村的小码头边上。从各个村落赶来的龙舟络绎不绝,敲着鼓,挥舞着令旗,进入支流河道,岸上的人们点燃挂鞭迎接。

何志强说,瑞安的龙舟根据大小可以分成小龙、中龙和大龙三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龙,长度约为18米,宽度约为1.2米。舟上设16档,坐32名划手,船头船尾各有一名艄公,把控龙舟的方向,船中间架一龙船鼓,配2名鼓手,鼓手边上站1名施锣手、1名旗手、1名端香枓者以及1名唱神者,“标准配备,船上40人”。

瑞安的龙舟,首尾都可以成为船头,划手面向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是船头。正因如此,船体造型通常是两头窄中间宽,呈对称状,在力学上颇有考究。

何志强说,温州的龙舟在造型上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传统龙舟,船底较宽,呈W状三片瓦的造型;另一种是竞速龙舟,船底为双片瓦造型,船沿板不分段,极限追求速度。

造龙舟,在瑞安,大概是一个村子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沿河的村落,会在河边搭建好临时的“船坞”,邀请技艺精熟的木工师傅们入村制造。造一艘龙舟的价格一般为2万到4万元,用人紧张时价格会有所提升。

“一般参与竞渡的龙舟,大多是当年新造的。”何志强说。

船身没有梁,便于“斗龙”

在瑞安莘塍的周田村,我们见到正在制作龙舟的陈师傅,他有着20多年的龙舟制作经验。

“我主要负责龙舟船身的彩绘。”陈师傅说,打造一艘龙舟,通常需要五六个师傅一起工作,每个人身兼多职,既会木工活,也会船身彩绘。

龙舟上必不可少的图案就是龙,他现在可以做到不需要用铅笔打底,直接拎着油漆罐和毛笔就上阵作画。笔下的龙,栩栩如生。

他说,船身两侧都会画上龙,这是基本操作,“我们会根据雇主方要求,描述龙的特点”。另外,还要绘上牡丹或莲花之类寓意吉祥的花朵。

何志强认为,瑞安龙舟与其他地方龙舟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瑞安的龙舟船身没有梁,而是用一根由竹条拧成、包了红布的缆绳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船梁。

“木制的船梁比较生硬,影响龙舟的灵活性。”他说,瑞安龙舟有“斗龙”的习俗,需要船身灵活轻盈,竹编的缆绳有较好的柔韧性,既能拉着船身保持船身的牢固,也因为其柔韧性好,可以让船身在转弯时根据水面的情况有一些弯折的动作,以保持船体与水面的贴合。(都市快报)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