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产业看德州 | 厚植优势,培育更强“德州制造”

2022年08月12日11:26  来源:新黄河

眼下,山东省重大项目——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个项目将彻底改变我国12英寸硅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追溯有研落户德州的历程:2017年到德州考察、2018年签署协议、2019年动工、2020年通车量产、2021年满产运行实现盈利,再到今年追加60多亿元投资开建新项目,山东有研在德州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看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知名企业英望科技不仅将总部从深圳迁来德州,投资5亿元建设的整机生产基地也今年有望提前达产。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山东有研成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部分服务企业入驻德州,“1+1>2”的规模效应初现。

这是德州市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的一个缩影。

作为新入选的国家创新型建设城市,德州坚定走制造业强市路子,聚焦七大先进制造业,明确了11个关键产业链,以培育更强“德州制造”为强劲驱动力。

集成电路产业10年蝶变

6月24日,一场以“芯机遇芯天衢芯高地”为主题的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峰会成功举办。会上,共有17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97亿元。

从2013年引进威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到集成电路产业峰会在德州召开,将近10年的时间里,德州天衢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从“无中生有”、从有到优到多点开花的华丽蝶变。

2018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德州市与有研集团正式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投资18亿元的有研一期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重点满足我国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手机摄像头等领域的需求,解决了我国集成电路关键配套材料“卡脖子”难题。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1.8亿元。预计2022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利润3亿元。

“我们不仅看重了德州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一系列打包政策,山东广阔的人才资源也是吸引我们的关键。”山东有研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6月28日,新黄河记者在有研二期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项目的建设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机械正在有序作业,项目现场已完成桩基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厂房在今年11月份封顶,明年6月份具备设备进场的条件,到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竣工投产。”

山东是有研集团产业布局“走出去”的首选地区,目前已在德州、青岛、威海、滨州等地区建成产业基地,其中在德州投资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核心。

有研集团研发人员

正是看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英望科技在2021年将总部从深圳迁来德州天衢新区,5月份落户,当年9月即实现量产,订单供不应求,产能不断扩张。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手机和数码配件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运营,在全球设有超过20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涵盖28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超1000万部,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07%。最近,企业又追加投资5亿元,在德州上马整机生产项目,在今年有望提前达产。

如今,德州集成电路产业拥有有研、威讯等8家规模以上企业,成功培育材料、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出集成电路特色集聚化发展格局。

这是德州坚定走制造业强市的战略部署,今年德州聚焦七大先进制造业,明确了11个关键产业链,实施“十个一”工作机制。11个产业链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整合现有事业单位资源,每个产业链成立一个实体化办公室,既是产业链办公室,又是产业招商办,抽调精干力量、专业人员上阵,明确路线,压实责任,快速行动,大力推进延链、固链、补链、强链招商活动。

政府为媒,助力校企深度融合

过去,高端人才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制约德州产业发展的难题。过去,招商看重的是劳动力、交通、土地,而现在,头部企业的考量标准多了“高端人才”。

为切实解决这个“卡脖子”,德州加大高端人才的培育。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就是天衢新区创新校地企“牵手”的务实举措。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为主线,旨在通过搭建全省一流科创平台,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成果,力争3至5年建成省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孵化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一方是科研尖端,一方是市场终端。如何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就是一个生动而有力的答案。校企地深度融合的背后,是政府为媒“牵线”搭桥,让处于人才和技术供需两端的高校与企业由“各自为战”向“双向奔赴”转变。

“目前,项目基础条件建设已完成,有40多名博士陆续进驻办公。首批入驻的有7个研发团队、9个科研项目,比如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工程学部、食品科学学部、材料学部,这都与天衢新区甚至德州的优势产业不谋而合。”6月28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部长舒明雷介绍。

“我们实际上主要对接的是德州优势的产业结构,例如食品、生物。通过攻克一些共性的关键技术,帮德州打造科研创新的高地、成果孵化的基地等目标。”他补充。

打造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食品一直是德州的优势产业。为发挥食品产业优势,德州大力发展以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创建食品名市,打造国内有位次、全球有影响的农业食品精深加工引领区、农业食品科技创新示范区、农业食品品牌特色样板区,让“德州味”香飘世界餐桌。

近年来,即食、即烹、即热、即配的预制菜成为市场“新宠”。随着产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加码布局,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新蓝海正在开启。而德州老字号企业德州扒鸡也在预制菜上不断发力。

提到德州美食,立即想到的就是德州扒鸡。屠宰检验、浸烫脱羽、掏膛预冷、上色焖煮、冷却包装……6月28日,在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工人进行紧锣密鼓的生产。“德州扒鸡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预制菜。我们投资两亿元建设了中央厨房,能够生产包括面点、速食在内的预制菜。”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宸告诉新黄河记者,现在的速冻扒鸡的车间也是将扒鸡从传统食品向预制菜发展。“通过液氮速冻的工艺,急速冷却,让消费者加热就能吃到刚出锅的扒鸡味道。”

崔宸说,为了开拓年轻的消费群体,推出了“鲁小吉”的子品牌,专注于即食的零食产品,口味也多样化。

经过多年发展,德州基本形成以保龄宝、百龙创园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以百枣纲目、德润为龙头的枣产业;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以夏津发达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福洋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中椒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沿黄小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德州三家企业当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这就包括平原县的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禹城市的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医养健康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齐河县的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

医养健康产业链也是德州市重点打造的一条关键产业链。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海吉亚医院、哈特瑞姆(德州)心脏病旗舰医院、京东健康等优质医疗资源项目。

“吨半粮”开门红,端牢“中国饭碗”

在今年山东省印发的《“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德州市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

作为产粮大市,德州在今年7月创造了刷新记录的丰收,——多个县(市、区)的小麦实打单产创历史新高。其中,临邑县翟家镇最高地块亩产839.2公斤,刷新德州小麦单产纪录。

这个丰收振奋的意味十足——2021年,德州遭受严重秋汛,小麦播期较往年推迟15至20天,及时应对科学施策,实现了“低开高走”。与此同时,这也是“首季开门红”的丰收——2021年9月,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夏粮实现丰收是老粮仓迈向新时代的印证。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告诉新黄河记者,“吨半粮”就是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也就是3000斤。今年德州市小麦的单产和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1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超60%的地块产量亩产超650公斤。

2021年9月,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在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看来,德州有粮食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是中国的老粮仓。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产能建设,这是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是发挥德州农业优势的现实选择。

“吨半粮”示范区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吨半粮”的开门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未来,德州也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厚积薄发,培育更强“德州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