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党建 | 做优“家门口”的服务 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2023年12月08日18:0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冯宝利 梁恒通 王涛)社区是家门口的服务站,是离群众最近的便民窗口。而民生的温度,往往是由群众家门口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邹城市聚焦社区居民需求,不断丰富载体,完善硬件设施,升级软件服务,用心用情办好社区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拓展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秦佑霞是邹城市凫山街道怡和家园小区居民,以前,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成为困扰她的难题。

邹城市凫山街道怡和家园小区居民秦佑霞:“以前平时下班比较晚,我也没空辅导。”

而自从社区建起“四点半课堂”,秦佑霞的烦心事得到解决。

邹城市凫山街道文圣社区两委成员孔现娥:“‘四点半课堂’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多学科专业优势,为社区学生提供精准、贴心、专业的‘家门口’服务。”

邹城市凫山街道文圣社区志愿者徐丽丽:“为辖区儿童提供免费托管,设有学习区、阅读区等区域,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管理。”

邹城市凫山街道怡和家园小区居民秦佑霞:“社区有了这个小课堂,减轻了我们家长不少压力,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还是比较放心,我们家长都非常支持,孩子也十分喜欢在这里学习。”

“四点半课堂”仅仅是邹城市完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做好群众家门口服务的缩影。在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社区推出“家门口八大件”党建服务品牌,打造了家门口的“服务台”“红网格”“会客厅”“红物业”“活动室”“小课堂”“图书馆”“小广场”等八个独具特色的功能区域,免费向居民开放。

邹城市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居民孙久洲:“我们社区有年纪的,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孩子们有了读书学习的地方,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真是太好了。”

既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满足“好不好”的关切。在石家庄社区,虽然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但对于居民王涵来说,却有一个“小烦恼”。

邹城市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居民王涵:“我上班的地方比较远,每天下班到家都得6点多了。”

由于下班回家晚,以前王涵常常错过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时间,导致家里有些事情无法及时办理。社区创新推出的“四项灵活”工作法让她感到了便捷。

邹城市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党委副书记王震:“我们一是灵活工作时间。社区制定延时错时服务规定,根据居民需求,早来晚走。二是灵活工作地点,通过‘大走访拉家常’‘流动办公桌’等邻里活动,现场解答和落实居民提出的问题。三是灵活工作人员,按照分工不分家的理念,通过轮岗培训,让每一位同志都成为工作‘多面手’。四是灵活工作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情况,灵活实行上门服务等工作方式。”

邹城市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居民王涵:“下班之后这个时间打电话联系,他们都能上门来办业务。对于我们这样下班到家很晚,没有空办事的居民来说,再也不用为办事而发愁了。”

桩桩小事连民心。以群众为中心的弹性工作机制,让“家门口”的“服务台”实现靠前一步,服务不断下沉延伸。

邹城市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党委书记王子殿:“把社区服务前沿移至小区内、楼道中、居民家里面,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围绕打造“家门口”的党建服务品牌,近年来,邹城市还积极探索将孟子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守望相助 幸福家园”建设,打出了“优化网格设置、推广智慧社区、规范物业管理、抓好志愿服务”组合拳,持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推动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邹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韩以广:“我们将继续围绕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推动每个社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通过做优家门口的服务,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实现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