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 “十四五”以来,邹城市聚力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硬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软服务”的“双轮驱动”,构建起高效和谐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提供“邹城样板”。
织密立体交通网格,筑牢城市发展基石。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京台高速改扩建及新增邹城北出口项目、济南至微山公路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完工使用。济邹高速、济枣高铁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十四五”以来,完成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工程1608公里、养护工程998.6公里、安防工程195公里、改造四五类桥梁21座,新改建市域主干路网277.1公里,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
点燃港航物流引擎,驱动内河航运蝶变。践行生态理念,打造“园区至港口”零碳货运场景,实现园区至港口100%清洁运输。壮大临港产业,建设全国首个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内河航运由“传统动能向新能源绿色动能”转变,助力济宁打造京杭运河新能源运输先行区。整合临港资源,推动港口总通过能力超过1200万吨,荣信港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
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构建交通执法新篇。加快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实现新增更新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占比100%。发展“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在已有9处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基础上,增设白马河航道“水上非现场执法”智能监控系统,形成公路、水路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监管新格局。
拓展民生交通版图,绘就城乡融合画卷。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理念,对城乡公交统一规划布局,合理优化延伸公交线路,增设公交站点,惠及566个村庄。发展特色公交,开通服务企业、师生、旅游等特色专线136条,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出行服务。深化农村寄递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末端配送设施,大力培育“快递+”品牌,“蔬果脆”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国家邮政局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