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5月21日,太白湖新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召开“优服务强保障,助力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更上新台阶”新闻发布会,介绍太白湖新区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广苹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副部长
徐稳稳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采购科科长
朱冠男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招标投标科副科长
济宁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交易中心的精准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效能,积极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各类公共资源,不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全年共服务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各类交易项目121项,交易金额20.8亿元,节约资金1.12亿元,节支率5.4%;对于目录外非必须招标项目,倡导“愿进即进”,畅通进场交易渠道,全年共受理该类交易项目15项,成交金额2240.8万元;积极探索在政府采购和其他交易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全年共完成35项,实现优质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聚焦大项目及民生项目建设,为12个重点项目与24个民生项目提供标前标中标后精细化服务,精准助力快速投产达效。
2025年,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任务目标,积极构建 “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便捷高效、优质暖心” 的公共资源市场体系,全力保障新区项目加速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筑牢坚实保障屏障。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平台服务质效。围绕“铸阳光交易 创一流服务”党建品牌,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特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交易原则,针对进场交易项目提前介入,制定服务保障方案,建立服务台账,发放风险提醒函,提供全程服务、全员服务、全心服务、全速服务的“四全服务”,坚持“党员见证服务”,打造清正、廉洁、高效的交易平台。
完善“愿进即进”,高效服务目录外项目。在服务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项目进场交易的基础上,持续围绕交易主体全面多元的需求,对于目录外且申请进场交易的项目,坚持“愿进即进”原则,建立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服务规程,明确交易服务细则,提供规范化服务,推动项目在阳光下交易,发挥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大化。
推行服务新举措,提升交易评审效能。在常态化开展市域内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异地评审交易合作“朋友圈”,积极推行“跨市域”远程异地评标,力争“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零突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和招标代理机构在线服务工作,确保评审组织严谨有序,线上沟通交流顺畅无阻,有效降低人为干预风险,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为营造公开透明交易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落实“盲审”制度,推行政府采购评审新模式。根据我市开展政府采购去标识化评审试点工作的要求,6月份起将对进入交易平台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的货物和服务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盲审”,利用隐藏供应商直接标识信息的技术手段,突出技术内容的专业化评审,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消除专家对供应商非技术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评审工作的保密性和公正性,营造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交易环境。
开展助企行动,打造“企业开放日”特色品牌。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营造和谐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计划6月份面向太白湖辖区企业开展“企业开放日”活动。活动包括场所参观、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帮助企业加深对公共资源交易的了解,激发企业参与投标热情,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下一步,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将致力于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的模式,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更加务实的措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济宁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企业开放日”活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副部长李广苹: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现在的公共资源交易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帮助企业了解公共资源交易,更好的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我们面向太白湖新区辖区内企业开展探场明策助企行的“企业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向企业展示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发挥的见证作用,提升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信心、激发企业参与投标热情,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服务部下一步工作提供新思路。具体环节如下:
一是流程参观体验环节。工作人员带领企业参观专家抽取室、数字见证室等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实地体验交易流程,同时由专业人员讲解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代理机构在线服务等开评标模式。
二是政策宣传解读环节。工作人员现场解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操作流程,针对多点分散、数字见证等新政策做法及企业在办理CA、上传投标文件、缴纳投标保证金等关键节点进行现场讲解。
三是互动交流环节。工作人员与参与活动的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收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
6月份,我们将在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及“济宁太白湖新区”微信公众号发布具体活动公告,诚挚邀请太白湖辖区的企业积极报名参与。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介绍中提到了对目录外项目提供“愿进即进”的服务,请介绍一下该项目举措的具体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采购科科长徐稳稳:
根据《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规定,凡列入《目录》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鼓励《目录》外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但场外交易存在几点问题,一是没有正规的交易信息发布平台,交易项目的公开性受局限;二是没有规范交易平台,无法确保交易项目的公平公正;三是各方交易主体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服务部在充分调研了解招标人的意愿后,自2019年起提出“愿进即进”理念,为目录外且申请进场交易的项目建立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服务规程,明确交易服务细则,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向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延伸,畅通进场交易渠道。只要招标人自愿申请且具备在平台进行交易的条件,服务部将充分发挥交易平台全流程电子化优势,采用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代理机构在线服务等举措为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为招标人排忧解难。
推行“愿进即进”,一是满足了非必须进场交易项目的需求,为交易主体提供更全面多元的服务,自2019年以来服务部共受理项目63项,成交金额1.85亿元,涉及民生类、工程类等多类项目,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扩大了项目对外公开的范围,提高了项目的知晓度,增加了项目吸引力和竞争度,截至目前共节约资金902.77万元,有效减轻了招标人负担,切实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三是最大限度实现了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了各方交易主体合法权益。
齐鲁晚报记者:
请问开展多点分散评标和招标代理机构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工作,与传统的集中评审相比有什么优势?
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部招标投标科副科长朱冠男:
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是省、市深化招标投标改革2025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事项,是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多点分散评标是评标专家无需集中到同一地点,可以就近分散在不同地点、不同评标室的独立席位开展在线评标,做到席位资源共享、专家就近选座、线上分散评标;代理机构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是代理机构在固定的在线服务室利用远程异地评审视频会议系统对评标专家进行线上服务;同时服务部见证服务人员在数字见证室进行项目评审全流程见证服务。这种评标模式形成了专家独立评审、代理机构在线服务、见证人员数字见证的三点闭环格局,实现了物理隔离,确保了专家独立评审,降低了人为干预风险,做到了项目评审全程留痕、评审记录全程存储、评审资料溯源可查。改变了传统的集中评审因交通、场地安排等因素导致的时间浪费,遇到问题沟通不畅等不足。
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可以缩短评标时间、提高评审工作效率,使评标过程更加阳光透明、评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预防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为营造公开透明交易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