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首页 -> 县区 -> 泗水 -> 列表
乡村振兴|泗水:文旅破局 空心村变身旅游热门地
2025-05-09 19:02 来源:更济宁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冯斌 通讯员 张明臣 张勇 乔石 孟凡建)泗水县东仲都村曾是经济发展滞后的落后村,当地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昔日空心村变身旅游热门地。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泗水县东仲都村成了乡村游的“文旅热地”。

泗水县等闲谷文旅板块合伙人田彬:“现在周末能达到1万多人,像春节、五一大假期的话,一天能达到2到3万人。”

东仲都村位于泗水县南部山区的丘陵地带,人多地少,曾是山东省有名的贫困村。几年前,在外地开过公司、学过设计的田彬回到泗水,被当地招募为文旅产业板块合伙人,负责运营包括东仲都村在内的龙湾湖示范片区。最初,田彬摸着石头过河,在村里投入大量资金改造民房,修建民宿。由于村里路不行,游客稀少,经营一度陷入困境。为从源头解决问题,当地政府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加大道路、水电、5G网络等发展文旅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泗水县圣水峪镇党委书记刘贵同:“我们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政府不投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旅很难发展起来,我们在讲投入和运营的关系时,强调的是这两者未来要走向共生和共赢。”

有了政府的支持,一度准备放弃的田彬开始沉下心,外出考察学习,研究适合东仲都村发展的文旅项目。泗水红薯是泗水地理标志产品,田彬找来东仲都村最会做红薯粉皮的几名村民,在景区展示制作红薯粉皮的全过程,制作好后还能加料直接吃,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同时,以红薯为食材制作而成的酸辣粉店受到青睐。

泗水县等闲谷文旅板块合伙人田彬:“基本上平均每天的营业额在六千块钱左右。”

尝到甜头之后,田彬又开始谋划更多“接地气”的文旅项目发展。儒陶在泗水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田彬通过引入“儒陶”的工艺制品企业,把非遗产品打造成文旅新名片。如今,在田彬的带领下,龙湾湖示范片区不仅建起了民宿,还孵化了扁鹊砭石、地瓜品牌等几十个项目,带动周边群众400多人就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