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湖新区:市民住房变迁,见证时代发展

2023年03月02日08:57  来源:齐鲁晚报

15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砖瓦房到现在的阳光三居;从之前的只求遮风挡雨之所,到如今的改善型住房……许庄街道京杭佳苑社区居民梁以伟家庭的住宅变迁,浓缩了太白湖新区普通群众的住宅变迁史,新区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京杭佳苑社区新貌

一张泛黄老照片

艰辛岁月历历在目

老梁和儿子在旧房前的合影

这是一张拍摄于31年前的老照片,低矮的瓦房前,梁以伟骑着自行车和儿子梁辉拍了一张合影,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照片中,能看到当时的背景是一座低矮的砖瓦结构平房。31年沧桑变迁,如今这座老房子早已消失在光阴里,梁以伟一家也住进了现代化的高楼里。对着昏黄的老照片,梁以伟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今年54岁的梁以伟,是太白湖新区京杭佳苑社区居民,最早是许庄街道廉庄村村民,2021年9月,全家一起搬进了太白湖新区大型回迁小区——京杭佳苑社区。

“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坦,住在高楼大厦,家里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啥都有。那时候我们家是砖瓦房,冬冷夏热,最怕的是夏天。”梁以伟说,在那个年代,城市里的许多人还住在瓦片平房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公共厕所也很少见,廉庄村旁通往市区的道路只有如今运河路的中央绿化带这么宽。

梁以伟回忆,那是1992年夏天,儿子刚满两岁,邻居给父子俩在老房子前拍了一张照片,这也是父子俩在搬迁前为数不多的几张合影,说起照片中的老房子,梁以伟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候大部分家庭住的是砖瓦房,还有不少土坯房。”梁以伟告诉记者,“每次遇到连续阴雨天,就会出现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情况,院子里没有排水设施,污水常常会倒灌进堂屋里,下雨天上厕所都要顶着毛巾去,厨房做饭烧的是柴火,厨房里经常是浓烟滚滚,既不卫生也不安全,那时候住得真是苦。”

砖瓦房变大平房

生活环境有改善

1990年,老梁的儿子出生了,看着一家人蜗居在漏雨漏风的老房子里,老梁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心里便盘算着攒钱盖房。“那时候家里有4亩地,我在任城区越河街道南市场有个摊位,最忙的时候每天凌晨2点多就起床去卖鱼了,日子过得很辛苦。”梁以伟说,30多年前,家里全部的收入来源就是4亩地的粮食和鱼摊的收入,除掉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也能勉强维持生活所需。

1995年,老梁用攒下的3万元钱,开始准备盖房,“前期就是购买盖房用的砖瓦、水泥等原料,那个时候周边就有很多卖这些建筑材料的。”梁以伟告诉记者,当时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四间主房、三间配房的宅院就建成了。

“当时,房间窗户用的是透明玻璃,地面也成了水泥地面,住进里面感觉亮堂了很多,遇到刮风下雨,也不担心房子漏雨。”据梁以伟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盖起了平房,更富裕的人家则在平房上面又起了一层,变成了二层小楼。虽然住房条件改善了很多,但由于厕所、厨房等都是在一个院子里,加上旱厕的密封性不好,每到夏天,院子里还是能闻到一股臭味,而且房子的瓦片也随着风吹日晒,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搬迁之前的廉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梁以伟感叹,虽然当时自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水泥平房,但是村里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道路没有硬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现在的社区环境跟以前村里的生活环境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做饭有天然气、冬天有暖气,天天能洗热水澡。”每每谈起这些,梁以伟无限感慨。

万丈高楼平地起

新区村民变市民

时光的年轮拨回到2010年,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新兴村整体拆迁,昔日的水洼地上一座新城破茧。2014年搬入回迁社区“京杭佳苑C区”,新兴村2300多居民从村民变成了“市民”。看着临近村庄的老乡们搬上了新房,梁以伟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落寞。“那时候着实羡慕,每天盼望着自己也能住上楼房。”梁以伟苦笑着说。

2017年4月,梁以伟收到了廉庄村村委会干部的通知,说家里的地要征迁了,以后村民们都搬到高楼上去住!这个消息把梁以伟一家高兴坏了,不用打拼奋斗,还能住上高楼,这是他们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没多久,廉庄村就开始拆迁了。

2021年9月,廉庄村的村民们迎来了京杭佳苑B区的回迁,一栋栋高楼挺拔矗立,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健身器材齐全,院子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绿植,绿化带内一片郁郁葱葱。据了解,京杭佳苑社区B区所在的东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位于东赵路北、渔皇路南、会通路东、廉庄路西。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规划住宅建筑17栋,总用地面积约137亩,规划套数2058套。拿到新房钥匙的第二天,梁以伟就开始着手装修。“原来的旧家具我都扔了,全部换成新的了。”回忆起当年装修新房的场景,梁以伟依然神情激动。

2022年5月,梁以伟的新家装修完成。打开位于京杭佳苑B区13号楼的新房房门时,雪白的墙壁、平整的地面、推拉的铝合金窗户……这些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住房“配件”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在他眼前。

楼上生活很惬意

时代发展结硕果

新房内老梁一家的幸福生活

今天18楼里的生活,也跟30年前瓦房里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梁以伟虽然不再忙活鱼摊生意,但他自己从事保险销售行业每月有万元的收入,家里另外两套闲置房子的租金也有两千元。

“我俩一个月收入一万多够花啦,还有居民医疗保险,日子过得很知足。”梁以伟说。现在梁以伟老夫妻俩在工作之余就给儿子带带孩子,闲暇的时候,他最喜欢在小区里遛弯,“走在小区内硬化的水泥路上,看着周围高高矮矮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我还时常会想起之前住过的瓦房。”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梁以伟一家对如今幸福安稳的生活很是知足,这是一家人辛苦打拼的成果,也是时代发展的硕果。“如果没有新区的开发建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梁以伟笑着说。

家庭的住宅变迁,折射着太白湖新区人民十多年的住宅变迁史。在新型城镇化的当下,太白湖新区的发展不仅是高楼越来越多,而且房屋质量也越来越好。曾几何时,“生活不便”是太白湖新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多年来沿湖村庄的群众住房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商业设施缺乏、基础设施滞后是限制新区发展的难题。面对困局,2011年,太白湖新区将辖区29个村居高标准规划为三大片区,并聘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三大片区分别位于太白湖新区的西北、西南和东北三个方位,可安置3万多人。三大片区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充分运用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并坚持人性化设计、最优化配置、高标准建设,确保各项配套设施一步到位,将三大片区打造成生态文明的园林化样板社区,使辖区群众居住条件一步跨越50年。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