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有干头 | 济宁:完善产业链条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05月22日20:3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孙灵猛 何庆哲 苏强 韩东庚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灵猛 通讯员 何庆哲 韩东庚 苏强 陈文强)济宁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围绕“231”产业集群,强链延链补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位于汶上化工产业园的华宇同方是一家电子级高纯特气和锂电添加剂研发生产企业,眼下,厂区设备已安装完毕,即将试生产运行。

山东华宇同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忠江:“电子气体产品主要用在芯片,锂电添加剂主要锂电池的添加,改善锂电池寿命,达产之后,产值6亿元。”

企业落户园区,看中的是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原材料供应链,企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二元酸和戊二酸,就来自园区另一家企业——中银电化。

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杜疆:“我公司向园区内华宇同方、汉峰科技、山东爱特蓝化学等十几家企业输送烧碱、液氯、盐酸等多个产品,2023年园区内完成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产品销量54000多吨。”

汶上化工产业园围绕龙头企业中银电化,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高端配套项目,按照管道互通、原料隔墙供应的模式,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爱特蓝化学(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修桥:“主要生产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环己胺、二环己胺等产品。产品的主要原料氢气、氯气由园区内的企业中银电化供应,年消耗中银电化8万吨氯气,700万方氢气。”

目前,汶上化工产业园已初步形成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型煤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园区现有企业52家,2023年实现产值27亿元。

汶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春生:“依托中银电化及配套企业,积极推进氯气下游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新型盐化工、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为主的综合型化工园区。”

以链主企业为牵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兖州中欧产业园围绕蒂德精机链主企业,招引惠硕重工、德国罗特勒等6家国内外上下游企业,拉长数控机床产业链条。

山东惠硕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祖金銮:“惠硕重工作为蒂德上游供应企业,为同行业提供钣金、精密焊接件成套配套,目前年产值在1亿左右,实现了就近配套,节省了企业自身物流成本,提高了交付效率。”

为推动产业链、人才链融合,产业园积极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及国内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打造完善产业体系。

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科长李建波:“通过产业体系的打造,形成创新链、人才链的洼地效应,实现我们国产机床的高端化和自主可控,推动机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济宁市聚焦19条核心产业链,“一链一策”实施高质量发展计划,建立高规格产业发展智库,绘制产业链“一图三清单”,突出抓好416个补链、强链、延链项目,“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营收力争达到4500亿元。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