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交织,古今对话——话剧《唧唧复唧唧》带濮绸“回家”

2023年08月23日15:20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一场大型时装秀,一位不速之客,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一段跨越几十年的心路历程……8月20日晚,青年导演祖纪妍原创话剧作品《唧唧复唧唧》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室外回廊首演。池边湖畔,行人匆匆而过,远处一点茅屋、三两丛草木与舞台隔水相望。天然景色与舞台融为一个完整的戏剧空间,观众们随着剧情的展开与剧中人物一起走进浙江桐乡,进入那个与濮绸有关的故事。

话剧《唧唧复唧唧》在尼山圣境室外回廊首演

濮绸是浙江桐乡濮院出产的传统丝绸产品,其织造工艺悠久,起始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有890余年的历史,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唧唧复唧唧》即以濮绸制造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冯继延为原型,讲述了濮绸传承人冯攀华的传奇故事。

青年冯攀华与母亲交流

在剧中,50岁出头的冯攀华为了濮绸的产业化发展绞尽脑汁。他筹备了一场大型时装秀,正当他焦灼之时,一位不速之客到访。这位客人似乎清楚地知道冯攀华的难处与痛点,总能一语中的地分析问题。

中年冯攀华与母亲交流

随着两者对话的深入,来访者的身份也渐渐清晰起来,“他”竟是濮绸的化身。而这场对话不仅将濮绸从南宋发展至今的历史娓娓道来,也呈现了冯攀华与濮绸结缘几十年的心路历程。

“我对现实主义题材很感兴趣。当我与跟濮绸传承人冯继延老师通过电话,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采风之后,我就找到了我想要的‘点’。”祖纪妍说。

话剧《唧唧复唧唧》在室外剧场演出

舞台上,濮绸的发展历史、冯攀华个人的成长史以及家族传承发展史交织在一起,剧情紧锣密鼓,层层推进,引人入胜,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话剧《唧唧复唧唧》追溯濮绸的悠久历史

在剧中,一个老花形与一首老儿歌,这两个意象很能体现祖纪妍对文化传承这一命题的理解。“剧中有这样一处安排,冯攀华的外公在抗战时期冲进大火抢救老花形,并交到女儿手上。紧接着,时空转换到现在,冯攀华的母亲又非常郑重地把这个老花形传递到儿子手里。我们希望通过舞台形式,较为直观地向观众传递文化传承的概念和印象。”祖纪妍说。

“叽叽嘎嘎响,廊棚有点坍。小小花船过,螳螂娘子掰。”这首打谜语的方言老儿歌,在剧中反复吟唱。这首儿歌的谜底,其实就是织绸机。剧中老织机的背景声音屡屡响起,这段声音是祖纪妍请冯继延专门录制的,可以说完成了导演与传承人之间戏里戏外的“共同创作”。

祖纪妍认为,无论是剧内外人物的经历还是濮绸的历史,都展现了“富而不奢、美而不骄、韧而不利”的特点,她也希望“把一种真诚的、质朴的受血脉亲情所牵动的理想主义精神传达出来”,让更多人知晓、了解濮绸,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一点贡献。

演出结束后,人物冯攀华的原型冯继延(左一)畅谈心声

演出结束后,冯继延与导演祖纪妍(右一)拥抱

演出结束后,身处现场的冯继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看着一幕幕剧情,想到了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往事历历在目,深受触动。”

演出结束后,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左七)与冯继延(左九)及话剧主创团队合影

“濮绸是濮院的特产,濮院镇建院之祖濮凤其实是曲阜人。890余年前,濮凤从曲阜随南宋王朝前往浙江,并将濮绸发扬光大;890余年后,我们又带着濮绸回到他的故乡曲阜,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冯继延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贾倩 摄影记者周星宜)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