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日照港,何以成为我国北方第三港?

2024年05月25日09:01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周学泽

近几年,作为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日照港全面崛起。新华社今年1月消息,2023年山东港口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2亿吨,同比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626万标箱,同比增长7.9%。

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5.22亿吨,是什么概念?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2023年,山东港口完成吞吐量207373万吨,这意味着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占到全省吞吐量的25.17%,接近1/4,这是谁也不敢小视的一个吞吐量。

与1861年开埠的烟台港、1892年开埠的青岛港两位“老大哥”相比,1986年开港运营的日照港虽起步较晚, 但如今谁也不敢小觑,2022年和2023年日照港年度吞吐量连续突破5亿吨,在山东港口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日照港吞吐量增长,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总量大,吞吐量已经位居我国北方第三位。根据交通运输部今年4月16日发布的数据对比,2023年前11个月,日照港货物吞吐量为54824万吨,在我国北方,仅次于青岛的63426万吨、唐山的76222万吨,居全国第三位,高于天津的51797万吨。

交通运输部今年4月16日发布我国港口吞吐量数据,日照港在北方港口中居第三位。

第二个特点是发展速度很快。从2006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到2010年、2013年跨越两个亿吨台阶;2019年12月24日,山东港口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实现港口生产新的历史跨越。2020年11月27日,山东港口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较上年提前27天。2021年,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7亿吨,直至2022年和2023年日照港年度吞吐量连续两次突破5亿吨。

日照港发展快,成就突出,笔者观察,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先天优势明显,日照港港阔水深,具备大发展的先天优势。笔者第一次了解到日照港的不平凡,是在21年前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论证会上,会上,两院院士周干峙等专家谈到日照港时说:日照港港口条件优越,最大可以停靠40万吨的货船。日照港主航道水深达20米以上,是我国大型与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之一。例如,2021年8月2日13时,满载31.9万吨巴西卡粉的“矿石福州”(ORE FUZHOU)轮成功靠泊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南15#泊位,实际吃水深度达到21.4米,刷新了山东港口日照港自建港以来的最大吃水和最大载货量两项纪录。

二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海陆联运优势日益明显。目前,日照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76个,是集航运、铁路、公路、管道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枢纽。特别是1985年12月交付使用的兖石铁路和2014年12月建成通车的日瓦铁路,给日照港增添了深入内陆腹地的力量。日照港的疏港能力依然在提高,今年,董家口至瓦日(兖石)铁路联络线工程有望在年内正式开工建设,此项目属于山东省政府确定的2024年省重大项目,线路向西经青岛市、潍坊市、日照市、临沂市设车站10座,这意味着日照港、青岛港开始联手发展。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图源:新华社

三是在改革开放后,抓住国内能源和资源需求大的机遇,以煤炭和铁矿石两项重要物资运输为基础,由单项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努力做大做强。

日照港在1985年就建成了煤码头,运输煤炭是基本业务。兖石铁路中的“兖”就是兖州,兖州曾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之一兖矿集团所在地;日瓦铁路直通山西中南部,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煤炭资源富集地,更是一条运煤大通道。

后来,全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铁矿石进口需求强劲。日照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突破“煤码头”瓶颈的机遇。从2004年5月开始,建成运输设备世界专业化程度最高、工艺最先进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创造了我国建港史上的新纪录。简易生产后,一年实现1000多万吨吞吐量。当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矿石运输第一层次港口,并成为全国4大矿石中转基地之一。

由煤到铁,再到粮、水泥、木材、液体化工,成为综合业务码头。其后,日照港相继建成2个泊位水深-16米和-17米,设计能力150万TEU的集装箱码头,同时加快建成散粮、木片、原油及液化等专业化、深水化专用码头。

如今,日照港的业务包含铁矿石、油品及液体化工运输、集装箱运输、煤炭运输、散粮运输、木片运输、镍矿运输、钢铁运输、焦炭运输、水泥运输、木薯干运输、客箱班轮运输,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是国家北煤南运的南部大通道,全国最大的散粮、散装水泥和木片中转港,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基地和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中国最具潜力的大宗散货主枢纽港。

四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省市持续稳固日照港发展优势,港口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与城市规划衔接更加紧密,强化了港产城融合发展基础。

日照港素有“两港通四海,一桥系欧亚”的美誉,1994年7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印发文件,把山东日照与江苏连云港并列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近几年,随着国家战略不断在山东落地,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机遇,日照港在山东港口中的地位持续稳固。

2021年5月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日照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与连云港港围绕“两港一航”、区域协同等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岛港、日照港和连云港港合作,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变为“三港”协同的局面。

日照港和省内其他地市县的合作进一步增强。2022年5月,临沂市莒南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日照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前期共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作推进总投资30.5亿元的绣针河通航工程,在2年的工期内建设总长度24.3公里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打造莒南港绣针河水运工程码头,成为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港口。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山东港口日照港和青岛港、烟台港、物流集团一道,紧密合作,致力畅通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020年5月,从波兰开来的中欧班列经山东港口日照港海铁联运站中转,顺利发至韩国平泽,标志着山东日照首条中欧回程过境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去年,深入推进石臼、岚山港区规划调整工作,积极推进日照港转型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工程取得省交通运输厅行业意见和省发改委核准批复,用海通过自然资源部论证评审,石臼港区粮食基地、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北二突堤通用泊位等工程进展顺利,日照港岚山港区第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岚山港区南区#18#20泊位通过竣工验收,新增生产性泊位3个,通过能力2874万吨。

抢抓国务院支持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机遇,推进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智慧绿色大宗散货作业区建设,搭建新基建、设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三大智慧板块,优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散货作业流程化、无人化、智能化基本实现,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时光无言,却能绘就最恢宏的史诗。如今,日照港越来越有“国际范”。2022年,日照港吞入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世界第9位。在中国港口跨越发展史上,日照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