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青春力量 | 济宁法院青年说(第五期)

2023年04月29日20:26  来源: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者按: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法院干警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济宁中院推出“法院青年说”栏目,邀请青年干警谈工作感悟、学习体会,话人生理想、使命担当,凝聚青春力量,展示青春风采。

高新区法院·高雅倩

2016年,我从鱼台县检察院遴选至济宁高新区法院工作,从一名检察官到一名法官,角色转换间,是一段有关青春、有关初心、有关奋斗的历程。

初来法院,我的第一站是刑事审判庭。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打鸡血似的忙到飞起”,去看守所送达、协助法官开庭、接待当事人、撰写判决书,凭借前期业务积累,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每当老庭长签发我撰写的判决书时,心中总会莫名涌现出一种责任和担当,当一名刑事法官也成为了我心心念念的愿望。

2020年,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员额法官。随着院里内设机构改革和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入额后我开始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长期和刑事案件打交道的我,看到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案卷,面对争执不休、互不相让的当事人,目睹同事们偶尔所遭受的质疑和误解,我突然有些迷茫:我有能力处理一个个棘手的矛盾与纠纷,有信心面对对抗激烈、面红耳赤的当事人吗?

一个案件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原告的母亲在下班路上撞到横栏死亡,被告公司认为原告只工作了一天,对于这样原告母亲的死亡,公司不承担责任。并扬言,公司马上就要解散,即使判决赔偿,也是一纸空文。原告面对公司的态度,情绪激动,更是扬言要一命偿一命。一边是痛失亲人的女儿,一边是觉得“委屈”的公司,面对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我一边亲自到现场勘验,一边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数不清的电话、微信沟通,公司终于同意赔付原告十万元。当原告拿到调解书的时候,她眼含热泪给了我一个拥抱,她说,高法官,这个调解结果对我来说,不只是十万元,也是对我死去母亲的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的一个解脱。我突然明白,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这就是法官的价值所在。

在日积月累的办案实践中,我悄无声息走出了心底的迷茫,并体悟到,“法官的神圣和威严”不是说说而已,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案件无论大小,都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都值得我们付出百倍努力。

现在,我是综合审判庭的一名精审法官,除了综合审判工作外,又有了新的任务——少年审判工作。少年审判的一纸文书,不仅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也关乎其背后家庭的幸福和希望。对少年审判而言,庭上只是一个开始,而庭后的工作,更需要少审法官给与特别关注,在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跟踪帮扶、权益保护等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法官,我深知自己在人生阅历、审判经验、岗位历练上尚存在不足与差距,但无论前路如何崎岖,我始终会践行一名法官的初心使命,以青春之名,做奋斗之我,为新时代法事业、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梁山法院·韩祥

我自2013年进入梁山法院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大部分时间在人民法庭工作,处于矛盾纠纷处置第一线。法庭工作大多琐碎,因此无论是从事书记员工作还是审判员工作,我都坚持“案小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利用自身专业能力,以饱满的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疑惑,专业、严谨地做好送达、庭审、裁判文书制作、答疑释法等工作。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我作为梁山县遏制高额彩礼巡演宣讲团成员,先后到乡镇街区宣讲50余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区。我用身边的案例,为群众讲明高额彩礼的危害,讲透民法典关于彩礼的规定,讲明婚育新风的好处优点,受到了群众肯定。这些宣讲事迹先后受到中央省级重要新闻媒体采访团等采访报道,还在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媒体刊发。

普法工作初见成效,激发了我继续做下去的热情和信心。2021年以来,我又先后到梁山街道第一中学、行知中学、现代高级中学、第二实验中学等作未成年保护专题法律讲座。为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我利用新媒体等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宣传形式,比如播放校园微电影、展示典型案例等深入浅出地讲解未成年人身边的法律,在他们心灵播下一颗法治种子,引导他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将法律知识内化成法律意识、涵养成法治精神,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热情赞誉。此外,我还通过邀请中小学生参观梁山法院少年法庭,让学生们“穿法袍、敲法槌”,沉浸式体验法官工作,了解法律程序,以感性的体验更加直观的认识法律、尊崇法律、遵守法律。

除了走进校园,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我还受邀走进军营,为武警驻梁二个中队做专题法治课。我以武警官兵关心的法律问题为主线,重点讲解了《退役军人保护法》、民法典涉婚恋法律法规等,并现场解答驻地官兵提出的法律问题,赢得了驻地官兵的一致好评。

自民法典颁布以来,我受邀为县司法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天成书业、中联混凝土、文昌阁社区、水浒街社区、红旗社区等做民法典专题讲座。通过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例讲述民法典相关规定,通过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讲明民法典关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群众树立法治理念,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今,我已在法院工作了十年,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担负起“肩扛正义、手持公平”的光荣使命,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理想信念,为法官的荣誉、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汶上法院·郭郑超

104年前,正值民族危难之际,一群青年拉开了一帷大幕,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104年后,站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路上,当代青年风华正茂,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

还在校园时,一提到法院就会觉得这里无比神秘,走出校园后我有幸进入到了法院。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属于法院人的日日夜夜,看到了前辈们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坚守,看到了司法为民的脉脉深情。我为选择了这样一份能够不断学习奋斗、始终踏实为民、坚守公平正义的工作而感到兴奋和自豪。

“法院和医院性质差不多,医院是治人身上的疾病的,法院是治社会病的”,这是我刚进入法院时,一位前辈对我说过的话。作为一名基层法院乡镇派出法庭的法官助理,两年以来,我辅助法官处理了各种的纠纷,见到纷杂的人和事。一个案件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家庭和人生,正因如此,在组织证据交换、参与案件调解、草拟裁判文书、下乡普法宣传等工作中我始终细致入微,慎之又慎处理每一个细节。

法律是一门艺术,如何运用好法律实现定分止争更是一门技术。在工作中,每当我在某一法律问题上疑惑不解的时候,我会向书本、向前辈、向实践寻求答案,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确保自己跟得上不掉队。同时,主动归纳疑难法律问题,运用空余时间搞调查研究,总结法律在具体运用中的实践经验,充分提炼论据弥合法律争议,努力做到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本领,去不断履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铁骨铮铮的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我辈正当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法院广大青年干警中的一份子,我必将守住司法为民初心,做到心头永远装着使命,肩上永远扛着责任,以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姿态对待每一项工作,以耐心细致真诚的热心服务对待每一位群众。时光荏苒,不负韶华,当别上法徽、站在天平下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出了一生无悔的选择。

来源: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