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相约黄河文化论坛!快来山东感受生态美、文化浓、美食多、产业兴

2023年04月12日22:53  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2日讯 4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社会科学院、东营市委市政府承办的黄河文化论坛将在东营举行。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滔滔黄河,流经山东9个市、25个县(市、区),注入渤海。蜿蜒千里,哺育齐鲁儿女,润泽山东大地。近年来,山东精准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体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

生态美!“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一起看黄河之美

近年来,山东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作出明确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

在山东,沿着黄河,能有哪些“最美遇见”?

《微视频丨在山东,沿着黄河解锁更多“最美遇见”》,从文化、创新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看山东沿黄各地高质量发展。

卫星视角!从高空“瞰”黄河两岸十年变迁

近年来,山东不遗余力推动黄河保护,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我们通过卫星视角,来看看黄河十年间的变化。

沿着黄河,于四季流转间邂逅“醉美”的山东

清清泉水,魅力济南;五岳之尊,傲然泰山;东方圣地,儒雅曲阜;城水相依,江北水城……沿着黄河,在四季流转中,在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上,遇见“醉”美!

让鸟儿“自由飞翔” 来黄河三角洲看百鸟隽美灵动之美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在黄河三角洲,现在每年南来北往的鸟类超过了600万只,被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在这儿安家落户的珍稀鸟类更是越来越多。一起去看看吧!

文化浓!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为轴 讲好“黄河故事”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山东的使命和责任。

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作为山东“四廊一线”建设的重要线路,在弘扬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沿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挖掘黄河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山东的使命和责任。

赶黄河大集,享烟火气里的“文化味儿”

“黄河大集”作为传承好黄河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山东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新一笔。

黄河大集”来源于民间的赶集,但其又超越了民间的赶集活动。以“黄河”命名,以“大集”呼之,这显示了“黄河大集”非一般的责任和雄心,其将承担起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任,推进经济量质齐升。

从赶集到“黄河大集”,到入政府工作报告,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全新的发展力量。打造“黄河大集”的意义,在于把传统意义上只具备经济功能的乡村大集,重新改造升级为新时代、新业态、新年味、新民俗,兼具文化、品牌、服务赋能的品牌活动。齐鲁特色浓郁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将成为农民群众办好事、让城里人有好去处的新活动形式。1月7日,首场线下“黄河大集”走进济南东关大集,在现场设置了文艺展演区、惠民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还有鼓子秧歌、舞狮等特色民俗活动,蛋壳雕艺、章丘黑陶等特色手造产品悉数亮相,就展现了“黄河大集”全新的魅力与时代基因。

“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黄河大集”不仅要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要与乡村冬春群众性文旅活动相融合,报告指出,要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规划建设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新建10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办好旅发大会,让更多山东文旅精品“出圈”、出彩。齐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巍峨,黄河滔滔,渤海汹涌,大运河纵横,齐长城壮观,运用好、发挥好这些历史和上苍馈赠的自然文化资源,与“黄河大集”相融合,吸引更多游客,丰富旅游内涵,是山东打造“黄河大集”深层意蕴。

沿着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感受慢慢的文化气息

今年初,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作为山东“四廊一线”建设的重要线路,在弘扬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沿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遗产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景区享誉海内外。丰富而独特的文旅资源,成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山东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为轴,将沿线各市县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全力塑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优势、新亮点。以生态旅游区创建为抓手,立足丰富的黄河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形成高品质黄河生态旅游产品供给,精心培育和打响黄河生态旅游品牌。

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策划推出黄河风情逍遥之旅、黄河历史寻访之旅、黄河生态研学之旅、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等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全力推进黄河生态旅游发展。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以特色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围绕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壮大生态旅游市场规模。

作为黄河生态文化的标志地,东营充分发挥入海口独特区位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移民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等交融并存的黄河口文化。统筹推进黄河沿线精品文旅项目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打造,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黄河生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黄河风情村”和特色民宿。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山东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细化实施方案,完善推进措施,在系统保护、科学保护上下功夫、求实效,用情用心,讲好“黄河故事”。

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定陶汉墓、济南明府城等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做好焦家遗址、铁门关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推动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对东平湖三河六岸、济南百里黄河遗产带、入海口盐业遗址群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连片保护。加大黄河流域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对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羊山战役战地医院旧址、王文抗战旧址等进行修缮保护。

在非遗保护方面,加强对“尧的传说”“泰山传说”“祭孔大典”等涉及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非遗项目的研究保护,推进龙山、曹州、泰山、邹鲁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成立“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城市共同体”,促进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合作。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遗产,文艺宣传很重要。全省文艺工作者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推出了吕剧《大河开凌》、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杂技情景剧《强渡黄河》、儿童剧《一船星光梦》《黄河滩的孩子们》等一批优秀作品,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深受好评。

在美术创作方面,组织山东书画名家赴黄河沿线进行采风写生,举办“黄河入海流·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大河奔腾·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联展”等系列展览,全面展示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新成果。

美食多!黄河滋养下的“百味”山东

蟹肥膏红的黄河口大闸蟹、浓郁鲜美的单县羊汤、香甜多汁的肥城桃……黄河不仅是一条精神食粮丰盛的文化长廊,更是一条自然物产丰富的美食长河。从菏泽到东营,黄河在山东境内绵延628公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在黄河水的滋养下,山东拥有许多享誉全国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承包了我们的“舌尖”之需。

黄河口大闸蟹

黄河口大闸蟹海里生、河里长,吃水草、吞鱼虾。好水育好蟹,3‰左右淡盐度的黄河水养出的大闸蟹,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高,因而味道鲜甜,口感独特。目前,黄河口大闸蟹的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量7100吨,品牌价值更是有26.12亿元,已成功发展为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

黄河鲤鱼

聊城东阿有着“中国黄河鲤鱼之都”的美称。东阿黄河鲤鱼金鳞赤尾、体形梭长,畅销全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阿形成了一条黄河鲤鱼产业链,全县有20多家合作社,养殖面积达2万亩。

黄河大米

驰名全国的吴家堡黄河大米诞生于1958年的引黄稻改,历经三次稻改,盐碱洼地变成了米粮川。大米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口感香糯,弱碱性、含糖量低,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是老百姓身边的良心大米。吴家堡也被称为“荷满塘,稻花香,吃的米和馍,住的砖瓦房”的“小江南”。

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始创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经二百多年的发展羊肉汤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使羊肉汤得以发扬光大和多方延续。单县羊肉汤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的独特风格,被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它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民间有云:“来到菏泽牡丹城,不品单县羊肉汤,等于白来菏泽走一桩!”单县羊肉汤,被誉为中华美食之名汤!2015年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单县羊肉汤”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济南把子肉

提起把子肉,就算是老济南人,也很少说得出它的起源和来历。但是,把子肉确确实实是传承近2000年的一道传统历史美食。济南的把子肉,按照不同的口味,有原味的,有五香的,还有辣的,不管是哪种口味,都是由浓油赤酱熬制,咸淡适宜,是用来下饭的最佳菜品。

肥城桃

“天上蟠桃,人间肥桃。”泰安市的肥城桃,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自明朝起即为皇室贡品。肥城桃果形端正、美观,呈圆球型,果尖稍凸,缝合线深而明显,梗洼深广,两半对称。成熟后果面底色米黄色(部分阳面有红晕)。果实肥大, 粘核,果肉乳白,肉质细嫩致密,柔软多汁,口味甘甜。

博山猕猴桃

博山源泉镇自1986年首次引进猕猴桃试种以来,经过30年的不断改良,结合当地的实际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种“博山碧玉”,果肉翠绿,晶莹剔透,如同翡翠。

产业兴!山东奏响高质量发展“黄河大合唱”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山东黄河沿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九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并发展起沿黄河经济产业集群。

“地炼航母”东明石化打造山东炼化企业样本

黄河奔腾万里,在东明县进入齐鲁大地,这里自古水患频发,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灾难。改革开放40年,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却走出了一家全国500强企业。东明石化,从一叶扁舟到地炼航母。为了走出了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特色发展之路,东明石化投资37亿元成立东明前海化工有限公司,引进国际顶尖专利技术,从粗放的炼化到精细化工方向转变。

2017年9月,东明石化牵头,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十余家地方炼油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了山东炼化集团。通过资源整合,聚力成拳,未来10年,山东炼化集团将发展为万亿级企业,步入世界级大能源集团行列。

“大家伙”进化记:从800米遥控推土机到5G无人驾驶推土机

坐落于济宁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国家大型一类骨干企业,在国内推土机市场享有绝对的话语权。早在多年前,山推便开始围绕“数控”和“智能”,突出“智慧”概念,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新产品导入、研发与制造环节,加快产品智能化进程。2017年,山推先全球产业之先,推出了首台遥控推土机;此后不久,5G无人远程遥控推土机亮相世界VR产业博览会;2020年年底,全球首台纯电智能推土机、国内首台无人驾驶推土机在山推正式下线,批量进入市场;凭借一系列颇有“石破天惊”意味的突破,山推不断向业界证明其“全球推土机领先者”的实力,以及不断迭代的技术与工艺水准。

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济南造“世界第一环”从章丘伊莱特发运

还记得去年火爆全网的“世界第一环”吗?它就是由山东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伊莱特是一家以环形锻件、筒形锻件为主要产品的锻造企业。15.673米最大整体锻环被称为“世界第一环”,用于我国某四代核电机组上的巨型锻件,是整个反应堆的“脊梁”,可承载核电机组堆容器7000吨的重量,安装到位后60年不用更换。此次伊莱特的新成就是济南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持续推进名企名牌名家建设的一个缩影和新的起点。“世界第一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不是偶然,它背后靠的正是企业多年来发展理念的转变——依靠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山东智造”跃升,歌尔股份用“人工智能”的金钥匙打造世界品牌

在山东潍坊的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握紧智能时代的金钥匙,打出领先发展的“提前量”,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智造”跃升,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树立新标杆。

歌尔作为落户潍坊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可以说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代名词,时时刻刻在迸发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从潍坊高新区孵化器毕业的高科技企业,歌尔集团将总部放在潍坊,品牌和市场布局全球。近年来,歌尔发力新动能,打造歌尔智慧城,持续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不仅打出了产业强市的山东名片,而且擦亮了新旧动能转换的世界品牌。

山东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肩负起文化大省的时代责任,履行好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实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