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电捕蚯蚓”危害有多大?

2023年02月16日16:39  来源:大众网

每年年初,我国都会发布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全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锚定方向。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门章节中,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的明确表述。

小小的一只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电捕蚯蚓”为何成为土地不能承受之痛?

干蚯蚓1公斤300多元

收购价格还在逐年上涨

蚯蚓在我国的药材记载之中,它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材,俗称“地龙”。蚯蚓主治伤寒热结、小便不通、风热头痛等,是制作中药“地龙干”和西药“蚯激酶”的主要来源。同时,蚯蚓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根据中国药用蚯蚓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蚯蚓的需求量达到了400吨,但是到了2020年,这个需求量却增长到了675吨。有业内人士称,药用蚯蚓需求量将在2025年前后突破1000吨,这也让蚯蚓的价格暴涨。

据调查,“地龙干”在上海、广东等地每公斤能卖300多元。而从近年来地龙产地供应商的数量来看,排名在前10位是贵州、广东、浙江、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河北、江苏、河南。

由于蚯蚓养殖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收购蚯蚓的价格还在逐年上涨,一些常年收购的加工户这两年已跑到四川、云南、贵州去开发新产区。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

丰厚利润引来电捕蚯蚓者

干蚯蚓的利润如此丰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专门捕捉蚯蚓的人。

这些人开始还是用一些比较传统的工具在农田里捕捉蚯蚓,但这样的捕捉效率非常低。但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电鱼”的启发,他们开始用“地龙仪”来捕捉蚯蚓,地龙仪是一种电击设备,实际上就是在用“电”来电捕蚯蚓。这样捕捉蚯蚓的效率很高,有的人一天就能捕捉300-400斤蚯蚓。

某电商平台2021年搜索到的“电捕蚯蚓神器”,据记者再次搜索,已搜不到相关商品以及店铺信息。(图片来源:沛县法院)

记者翻阅《检察日报》相关文章,之前,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电捕蚯蚓神器”,会出现近60个品牌上千种商品,这些产品的价格从100元至500多元不等,重量基本都在3公斤左右,操作简单。一位公益组织志愿者简单统计,仅2021年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商家的数据显示,售出的电蚯蚓机总数就超过10万台。

江苏省涟水县检察官暗访时发现村民在清理捕捉的野生蚯蚓。来源:检察日报

有了便利的工具,当然还得有其他收购、加工的“保障”。有人在乡镇设立起非法加工点,专门收购新鲜蚯蚓,制成蚯蚓干。今年4月,江苏省涟水县就挖出这条产供销“一条龙”的电捕蚯蚓产业链,仅在涟水某镇就有5个这样的非法加工点。这些加工点每天可以向河南、河北等地的制药厂发送上千斤蚯蚓干。按照10斤活蚯蚓可烘干制作1斤蚯蚓干计算,每天差不多有上万斤蚯蚓被捕捉。

“打工打工,两手空空,不如在家,蚯蚓加工。”那些收蚯蚓的商人,在网络上打出极具吸引力的口号。在业内,有人戏称捕蚯蚓是一本万利的行业,只要“机器一响”,瞬间“黄金万两”。他们视“蚯蚓产业”为新的“农村致富路”,称蚯蚓是“农村土地里的软黄金”。曾经还有一些地区,把电捕蚯蚓当成发家致富的“好手段”,整个村子集体出动去农田里电捕蚯蚓。

为什么要禁止电捕蚯蚓?

“绝户式”电捕破坏土壤生态

野生蚯蚓这么有价值,蚯蚓全国又那么多,为啥国家突然不让“电”蚯蚓了呢?

难道,蚯蚓真的是抓一点没啥关系吗?

“我现在明显感觉地里的土结块,蓄水情况和土质也都不如以前了……”涟水县黄营镇已经承包农田16年的老王对此叫苦不迭。他的地里被电捕蚯蚓的人“光顾”了几次以后,蚯蚓几乎绝迹,影响到了农田生态。

等待晒干的蚯蚓

由此可见,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蚯蚓是生存在土壤的动物,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松土机”“清洁工”……它们在土壤中将大量的枯枝落叶混合到下面的土壤层中,加速有机物分解、增加植物养分释放。

其次,野生蚯蚓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一部分,一旦农田里失去了蚯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化等问题,还会使生态系统失衡。

除此之外,蚯蚓还被称为土壤中的工程师,是土壤健康状况优劣的指示器。我们在评价土壤的质量等级时,一项标准就是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一般认为,每平方米土壤里蚯蚓的数量大于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健康状态;数量在20条至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中等退化状态;数量在4条至2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重度退化状态;数量小于4条,表示土壤处于极不健康状态。

电捕蚯蚓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耕地土壤健康,也对其他农产品生产造成了危害:

以上面提到的江苏省涟水县为例,芦笋是涟水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值可达8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市。然而,正因为有人在地里电捕蚯蚓,导致土壤生态被破坏,种植户们不得不花巨资购买含有蚯蚓幼虫的蚯蚓粪来改良土壤质量。据了解,有的芦笋种植大户每年用在购买蚯蚓粪和人工运输、播撒上的费用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电捕蚯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据报道,2022年,江苏如皋一位70多岁的村民,在用自制的“地龙仪”电捕蚯蚓时触电身亡。2020年,江苏沛县一位男子,在测试购买的电捕蚯蚓设备时,也发生了触电身亡的惨剧。

“电捕蚯蚓”引发多部门关注

野生蚯蚓保护逐渐“入法”

对很多农村人而言,很少有挣钱的办法比电蚯蚓来得更快、更轻松。

而事实上,“拯救蚯蚓”也困难重重。由于蚯蚓的数量多、繁殖快,早些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未把野生蚯蚓资源作为保护对象。而国务院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也没有把蚯蚓列入其中,因此,直接对电捕蚯蚓的人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的设想于法无据。

据威宁县检察官李爱说,“我们下去调查过程中,很多老百姓直接说,‘国家没有法律规定,你们不能禁止我们来搞这个东西’。”

但好消息是,近年来,在一些具体电蚯蚓机案件的推动下,野生蚯蚓保护逐渐被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内。

比如2022年的一起贵州毕节电捕野生蚯蚓案,由于案件类型新、确定损失数额难,甚至惊动了“国家队”坐镇指挥:

2022年初,一伙两男两女组成的所谓“药商”悄然进入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叫梅花村的地方,这伙人走村串户,将“地龙仪”免费发给村民并传授使用方法——只要到野外连接上电瓶,把地针插在土里,就能轻易捕捉到蚯蚓。他们以每斤3元至4元钱的价格收购后,用专业机器将蚯蚓杀掉,洗干净、晒干,然后以每斤95元的价格,通过快递发往安徽、福建等地出售。

2022年8月26日,这起电捕野生蚯蚓民事公益诉讼案正式开庭。检察机关诉请法院判令4名被告连带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17.7万余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3.8万余元,承担鉴定费1万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毕节市中级法院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在此期间,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委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本案造成的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出具专家意见,移送毕节市检察院作为证据提交法院。办案单位还委托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鉴定意见,对刘某军等人造成的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进行确认。

为了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司法保护,“国家队”不断出手:

2022年7月22日,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在总结近期江苏、贵州、黑龙江、吉林、浙江等地办理电捕蚯蚓公益诉讼案件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启动溯源治理“绝户式”电捕野生蚯蚓入药黑色产业链的专案工作,同时剑指野生蚯蚓和电捕蚯蚓机的产供销“一条龙”。

2022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扩大了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多地将野生蚯蚓纳入了保护范围之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继续提到“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破坏土壤的行为,可见对于促进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也警告那些非法捕捉者,尽快收手!

同时,对于小蚯蚓登上中央一号文件的意义,专家认为,这除了让人们注重保护农田生态外,还向人们提示了保护耕地健康的时代即将到来,“试想,在一片农田里,连蚯蚓都活不下去,那这地上产的粮食,能健康吗?”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巩小龙 综合自新华社、检察日报正义网、生态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