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向海向未来

2022年11月23日09:12  来源:山东宣传

滔滔黄河,奔流万里,从青藏高原,历经九曲十八弯,一路向东,在东营市垦利区完成了与大海的深情相拥。向东向海,是黄河奔涌的方向,竟也是城市发展的路径方向。

向东向海的版图  

东营的版图是缓慢生长出来的。从历史地图看,直到明朝,现在的垦利区、河口区以及东营区东部区域、利津县北部区域,还都是汪洋大海。

宁海,是近代黄河三角洲的顶点。以此为起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即为近代黄河三角洲。历史的长河缓步向前,东营的陆地版图也以宁海为顶点不断向着东北的方向延伸。根据考古发现或历史记载,现在已成内陆的很多地方原来都是海滨,曾经有过不同的辉煌。

位于广饶县花官镇的柏寝台,是齐侯在海边会盟诸侯所筑。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的铁门关遗址,是我国唯一一个集海关、河关、盐关、税关“四关合一”的重要关隘。垦利区胜坨镇的北海遗址,董集镇刘家村出土的文物,东营区辛镇村出土的宋代沉船,东营的历史版图演化随着这些遗址的发现挖掘更加清晰明了。

向东、向海,随着大河奔涌,沧海变桑田,直到现在,黄河每年还在渤海湾造陆30多平方公里,沧海桑田的神话伴随着潮涨潮落自古至今每天都在东营上演。

向东向海的人  

农耕时代的居民,总是喜欢逐水而居。新生的沃土上河流纵横,虽然时常有水患发生,但依然挡不住拓荒者的步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祖上在哪边,本是直隶枣强县”,这流传千古的民谣,就是明初黄河口地区第一次大移民的佐证。

沿着黄河行走,很多村都是明朝初年从直隶省枣强县或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如果没有那次大移民,很多人都不会成为东营老乡。直到今天,洪洞大槐树、河北枣强县依然是很多黄河口人的心灵故乡。

黄河口地区第二次大的移民潮,是民国年间到建国初期的几次省内移民。因鲁西南水患和修建东平湖水库需要,来自菏泽、东平、梁山等地的移民入住现在的永安、黄河口一带。六七十年过去了,这一带的居民到现在依然操持着浓重的鲁西南口音,他们在这里娶妻、生子、劳作、耕耘,黄河三角洲已成为大家共同的家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在入海口一带相继建立了国营孤岛共青团林场、同兴农场、黄河农场、济南军区农牧场等,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近万人来到黄河口安家落户,掀起了军垦农垦开发的热潮。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黄三角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大军又从四面八方而来,成为新东营人。军垦、农垦和石油文化极大丰富了黄河三角洲的移民文化,他们共同谱写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这也是发生在东营大地的第三次大移民。

市场经济活跃起来后,因商业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迁徙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近些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不断向东迁移,四十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东城,逐渐成为人们安家置业的首选之地。十年前,城市最东边的一个小区喊出了颇为响亮的口号:向东向海向世界,而这句口号,也成为东营城市发展路径的最好注释。

向东向海的城市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逐渐在东营村周边形成了油田办公、职工生活的集中区域,人们称之为基地,这也是东营这座城市的起点。

为了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建市之初,当时的决策者以发展的眼光,果断离开基地另择新址建设市政府,选择在基地以东15公里的盐碱滩上建设新城。

谋划者规划了哑铃型的城市布局,先建设东、西城,再将两个城区向中间聚拢。如此规划,拉开了城市的布局,避免了很多老城遇到的空间发展瓶颈。1984年1月9日,东城开工兴建。1989年4月21日,东城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

“电话没有汽车快,电线杆子当树栽,三个蚊子一盘菜,政府建在荒郊外”,这是建市之初广为流传的“东营四大怪”,也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如今,规划的设想都已变为现实,东西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到40年时间,一座从胜利油田基地起步,迅速成长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不断向东、向海,已然在荒原上崛起。

向东向海的心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历朝历代生活在这片河海交汇处的人们也不例外,不管是当年铁门关发达的盐业,还是胜利油田的海洋钻井平台,都是黄河口人民向海图强的例证。

向海图强,东营市从成立之初就付诸行动。1984年9月18日,东营港正式动工,这是东营这座刚刚诞生的城市积极拥抱大海、经略海洋的第一步。现在的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家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与东营港南北呼应,原本只是渔港的广利港近年来也已改造提升为商港,成为东营中心城区的出海通道,这也是山东省会经济圈最近的出海口。

近几年,东营海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光伏新能源、海洋生物制品等海洋经济亮点频出,成为产业强海的有生力量。蔚蓝的渤海湾涌动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澎湃激情,开放的东营正握住新发展格局的舵盘,鸣响汽笛,挺进深蓝!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机遇。新的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正是历史赋予东营的重要任务,也是东营发展的绝佳机遇。在这一宏大战略中,入海口的角色自然举足轻重,于是,一座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黄河口国家公园已呼之欲出。

申报国家公园,黄河口的底牌很硬。作为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每年有600余万只鸟在这里繁殖、越冬和迁徙,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而热爱自然的东营人也将东方白鹳命名为东营“市鸟”。人与自然经过几千年的磨合,在东营这方沃野越发印证着天人合一的朴素哲理。

向东、向海,从古至今,东营人从不等待。几千年前,齐侯在滨海的柏寝台开了一个诸侯大会,11月10日,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也在这个河海相拥之城隆重召开。这是首次以“入海口城市”为切入点召开的综合性国际会议,世界入海口“百城”在东营牵手,为入海口城市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义。对推动入海口城市交流互鉴、合作发展,提升黄河国家战略的国际影响力,意义深远。

江河奔海,共向未来。大海用海纳百川的气魄养育了东营人开放包容的心态,今天,东营又将开放包容的理念无私奉献给世界,这是东营向东、向海继而向世界的崭新起点。站在历史的维度里,从这里向未来出发,方向依然和我们的先人踏上这片新淤地的步伐一致,而前方,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