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荣获国际湿地城市为新起点 绘就济宁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

2022年11月10日08:5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11月5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加强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2022年5月26日,济宁被《湿地公约》组织正式批准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为全球25个、全国7个之一,全省唯一城市。2022年11月5日-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行,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

2017年初,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湿地的合理永续利用。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2018年10月,济宁市启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以来,全市上下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修复水平,切实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出台创湿实施意见。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19〕35号),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六大重点创建任务。按照市直部门牵头推动落实、县乡政府主体实施的条块结合原则,形成了每个部门、每个县市区工作清单。

编制创湿申报材料。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团队编制完成《济宁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9-2025)》《济宁市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和应急管理计划》等一系列申报材料,通过了国家和湿地公约组织的审核。

大力推动重要湿地建设。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市域重要河流水库和各级湿地公园等湿地生态环境为主体,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修复,确保重要湿地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中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创新推进小微湿地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山东率先开展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小微湿地建设。三年来全市共完成湿地保护与修复20.37万亩,创建湿地乡镇32个、湿地村居56个、小微湿地124个,重点打造了10处精品小微湿地。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建立完善森林湿地科普馆1处, 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5处,济宁市湿地学校3所;举办创湿新闻发布会,围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积极开展摄影展、观鸟赛、书画展等各类宣教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创湿氛围。

“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的视频致辞,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求真务实、内涵丰富,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又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田宏欣表示,下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放大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加强湿地自然恢复能力,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更好实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健全湿地用途管控机制,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的行为,坚决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积极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提档升级湿地科普基地和基础设施设备,全面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进一步擦亮绿色国际新名片,提高济宁影响力美誉度。

南四湖湿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草型湖泊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生态济宁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野生动植物保护部副部长史丹表示,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将根据《湿地公约》和《武汉宣言》,持续推进南四湖流域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全球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继续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保护地科科长张名福表示,下步,将以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为契机,严格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不断强化湿地保护能力建设,持续宣传济宁湿地城市创建成效,全力推进济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微山县是全市湿地大县,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区内景色优美,水草丰茂,生态富足,是山东省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微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海军表示,下步将根据《湿地公约》和《武汉宣言》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在湿地保护工作中严格按照“生态优先、重在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发展”的原则,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和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南四湖湿地的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实现了湿地功能修复、生态环境改善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时,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做好湿地保护的同时,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依托湿地生态资源,着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发展一般控制区生态渔业养殖业,让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同轴同步,湿地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真正将大美微山湖建设成为鸟类天堂,湿地生态多样性宝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为新起点,济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持续放大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果,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加大湿地宣传,积极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运用好国际湿地城市这张“国际名片”,讲好济宁故事、传播济宁形象。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级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媒介,做好湿地书画展、微视频拍摄及《今日湿地》杂志编撰等工作,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打造湿地文化,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依托全市10处精品小微湿地,着力打造集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湿地体验、市民休闲等为一体的精品小微湿地生态文化长廊。以“国际湿地城市”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特别是国际组织和NGO组织等,筹备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研讨会,提升济宁在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力,为参与引进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打好基础。

实施重点工程,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切实抓好湿地管理,提升湿地保护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完善湿地分级分类管理,加大湿地保护和监督管理力度。申报实施黄河下游湿地(山东段)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加强南四湖国际重要湿地、入湖主要河流湿地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生态岸线,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加强国家重要物种保护。

来源: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