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荒山绿化机制 济宁全力全速推动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2022年06月16日08:2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今年以来,济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科学、生态、节俭”要求,创新完善栽管用全链条荒山绿化机制,全力攻坚中央财政支持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尼山绿化项目”),将尼山绿化项目纳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全方位提升区域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质量,促进富民增收。截至目前,尼山绿化项目完成造林41093.8亩,完成率93.3%(含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完成森林抚育37383.5亩,完成率81.2%;完成村庄绿化54个,完成率90%;古树名木修复 1315株,完成率85.4%,主体工程已顺利进入收尾阶段。

创新推进机制,聚焦责任落实

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尼山绿化项目实施,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全市荒山绿化专题工作会议,对尼山绿化项目进行专题安排部署。

一是市县一体化推进。济宁市成立市荒山绿化工作指挥部,纳入全市指挥部作战体系,由三位市级领导分别任指挥长、副指挥长,成立20人集中办公的综合、宣传、技术督导、档案等专项荒山绿化工作组,尼山绿化项目实施各县市均参照参照市级模式,成立了县级指挥部,市县一体推进。

二是林长网格化推进。依托林长制体系,统筹编制尼山绿化项目施工作业设计,将尼山绿化项目1443个造林小班全部明确包保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市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责任书,纳入济宁市林长制年度工作考核任务,实行“一山一策、一班一卡”,网格化强力推进。

三是单位助力“结对化”帮扶。立部门企业帮扶机制,把55个市直部门、驻济单位和国有企业划分荒山绿化帮扶区域,明确帮扶任务、完成时限等,协助推动荒山绿化工作,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搭建济宁市“云植树”平台,开展“万名干部绿化荒山”行动,10余家民营企业主动捐资100万元,参与尼山绿化项目义务植树活动,形成了党政带头、全民参与的尼山绿化项目推进机制。

创新管护机制,聚焦项目质量

为提高栽植成活率,保障项目实施效果,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落实专门的绿化队伍、专门的设施、专门的设备、专门的管护队伍、专门的资金等“五个专门”荒山绿化造管推进机制。

一是设施设备同步配备。将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造林绿化一体设计、统筹实施,保证未来3-5年及时浇水、成活。截至目前累计打设深水井55眼、建设蓄水池137个、铺设引水管网276.1公里,有效解决荒山绿化浇水问题。

二是封育同步实施。已完成绿化任务山头加快封山育林进度,累计完成封育山头42个,建设护林房71个,建设硬质封山隔离墙96.9公里,安装责任公示牌119个、封山育林警示牌268个都,有效解决多年人为破坏、牲畜毁林的问题。

三是技术服务全程跟进。成立市县两级荒山绿化技术服务团队,编制《济宁市荒山绿化造管并重全链条技术培训一本通》,进山入户,一对一、点对点提供指导服务,做到村级绿化队长、村书记等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培训全覆盖。同时,邀请省级专家会商绿化不同时间阶段我市造林技术要点,先后印发《近期荒山绿化造林抚育工作技术要点》、《从质量检查看影响荒山绿化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等技术指导工作文本,确保荒山绿化工作技术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到位。

创新工作支撑,聚焦严督实考

一是实施挂图作战。为了抢抓春季造林黄金时间,市县荒山绿化指挥部实行战时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县两级将所有任务全部按镇街、按山头细化落实到月、三四月份集中造林期细化到周,建立了到山头、到乡镇、到责任人的倒排工期时间表,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坚持日调度、日通报、周例会,春季造林荒山时间济宁市共印发工作动态70余期,召开例会10余次。

二是质量监督闭环管理。市县指挥部人员包保山头,实行日常质量监管和竣工检查验收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新完成的造林山头,实行县级自查、市级验收。对正在施工的山头,实行全过程监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进度慢的红色管理乡镇和山头进行重点督导调度。

三是强化资金支持。济宁市印发《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市级奖补资金,市县财政将项目实施配套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今年春季为应对极端干旱天气,市财政提前预拨2000万元,用于各项目实施抗旱保苗工作。

创新转化机制,聚焦生态富民

一是创新群众增收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尼山绿化项目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组建村级绿化队每天4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劳动,每人每天增收80-120元,新设立农村护林公益岗位2171个,累计带动就业22万人次,实现群众增收近2400余万元。

二是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在项目实施之初,坚持因山制宜、因村制宜,在适宜的地区设计群众喜欢种植的元宝枫、板栗、猪牙皂等特色经济林和木本粮油作物,目前项目区已累计栽植经济林4000亩以上,放大林业综合效益。

三是探索碳汇交易机制。注册成立绿碳科技公司,济宁市政府与中国林学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将尼山绿化项目纳入碳汇造林项目开发,放大生态效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四是融入文化生态元素。项目核心区位于孔子诞生地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举办地,在绿化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化和景观效益相结合原则,选用代表儒家文化的黄连木、杏树、白皮松等特色树种,将尼山区域致力于建成向全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中国绿色时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国家、省媒体近期持续对我市荒山绿化工作进行宣传系列报道。 (来源:济宁自然资源和规划)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