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一条转型路 “创”出一片新天地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转型发展侧记

2022年03月29日15:5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淑芳 张善斌 邵长坤

位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能源”),近年来大力实施“ 一体两翼、双轮驱动+ 园区经济”的发展战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济宁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90亿元, 利润22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提前翻番的跨越式增长;港口吞吐量、营业收入、利润、利税、行业排名等8项指标创下历史之最,提前一年实现“全面转型”目标。

济宁能源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立足煤电产业,大力发展港航物流,赋能物贸与金融,做优做强园区经济,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创新和资本双轮驱动,推动企业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和能源物流产业服务运营商。

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济宁能源以打造“国内一流综合能源集团”和“大宗物资供应链服务商”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形成“线上+线下、实体+金融、物流+贸易”融合发展新生态。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2021年,济宁能源开展重大课题揭榜悬赏,累计完成研发投入1.07亿元,同比增加30.52%;建成鲁西南首家财务共享大数据中心,实现60家企业上线运行;获得专利322项,完成科技创新成果2470项;开展标准化提升活动,明确52 项专业的2273条工作标准,连续两年建成全省“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程”企业;智慧物流交易平台实现了港口、船舶在线监控;组建内河港航经济研究院、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产业研究平台,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8个,获得省级科技奖项123项。

近年来,公司立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和济宁市“231”产业集群培育目标,聚焦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要求,全力打造济宁能源精密制造百亿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高标准建设艾坦姆高端流体控制阀项目、艾坦姆精密铸造项目、信发高端液压马达项目, 整合上下游产业, 形成“精密精铸-液压件加工-流体阀制造”产业链。如今,该公司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 家,以数字赋能推进高端制造。

创新管理,多模式提升发展动力

济宁能源通过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港、贸、船、产、建、融”一体化商业模式,协同上下游,贯通产供需,构建了以物流贸易为龙头,煤电生产、港口运营、船舶运输等产业多元共进的产业生态。

细抓经营,增强企业创效力。针对企业常见的“ 跑冒滴漏” 现象,张广宇提出“从七个方面降成本,向十个方面要效益”,谋求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从战略布局、生产过程、人力资源开发、资金统筹、物资采购、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等七个方面降成本, 向安全生产、结构调整、运营质量、积极创新、深化改革等十个方面要效益。

“十三五”时期,企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利润年均增幅23.88% , 利税年均增幅14.15% ,资产总额年均增幅8.03%,国有资本保值率年均105%以上。旗下运河煤矿巷道“ 网格化”管理,为集团安全生产树立了一面旗帜。该矿强化巷道管理,明确责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对井下各作业点和通风巷道进行了全面梳理,重新划定各单位所属区域,并采取了“ 网格化” 巡查管理模式。这样既明确了每个区段、工作地点的主体责任,又加大了对现场巡回检查力度,确保了每条巷道都能安全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也为矿井标准化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能化发展,减人增效成果显著

2021年以来,济宁能源所属各煤矿积极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行动,从根本上实现减员增效,重点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做到了重点固定岗位有人巡视,无人值守,进一步强化了安全、高效、经济型矿井建设。

济宁能源旗下安居煤矿,在1311-1工作面成功安装智能化转载机防人员接近保护装置。新装置具有智能识别、自动停机、自动保护功能,进一步提高设备安全防护能力,实现设备智能化保护。朱家峁煤矿首套智能远控掘锚护一体机顺利入井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该矿掘进提质提效正式进入设备自动化、操作智能化新时代。该矿引进的EBZ200M-2A 型掘锚机, 适合应用于煤矿巷道的掘进,实现了巷道掘进与锚索锚杆支护作业连续性,保障工人作业安全, 具有近远控制、安全高效、工艺简化三大优势。阳城煤电完成副井上井口信号操车系统远程遥控改造,专职井口信号工这一岗位退出历史舞台,8名职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此次改造提高了运输系统安全性,又提升了智慧化矿山建设水平,达到了减员提效的目的。

截至目前,济宁能源率先建成8家煤矿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43个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119项,建成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8对,5家煤矿企业通过国家、省级绿色矿山验收。同时完成省内首家煤矿“膜浓缩+蒸发结晶”高盐水治理项目,进一步拉长加粗了煤电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创新之路。(记者 张淑芳 通讯员 张善斌 邵长坤)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