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看山东|最先进的人工湿地技术 成就济宁的超级“净水器”

2021年09月16日10:4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晓丹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晓丹)9月16日,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黄河入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南线第三站到达济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媒体、立体化展现济宁牢记嘱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的成就。采访团一行20余人来到济宁老运河人工湿地,了解最先进的人工湿地技术。

老运河人工湿地项目位于老运河下游,太白湖东北侧的滩地和南侧的湖滩地区域,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823.5 亩;其中北区2200亩,通过截污导流管道引进济宁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A中水,规模5.5万吨/日;南区工程占地1600亩,处理北湖新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A中水,处理规模2万吨/天。经过湿地净化后,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后排至南四湖。处理工艺采用“复合潜流湿地+水平潜流+表面流+稳定塘”处理方式,是人工湿地技术最先进、工艺最复杂湿地技术。

潜流湿地南北长550米,东西长300米,面积248亩,共分为16个单元。潜流型人工湿地中使用的植物主要是根系发达,对污水成分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菖蒲等,这些植物可增加湿地基质的透水性。此外还能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将氧气传输至根区,形成特殊的根际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表面流湿地区域约2000亩,现已在原有野生水生植物基础上,新栽植荷花(微山红莲、白莲、太空莲、建莲、睡莲等)、芦苇、香蒲、鸢尾等30余种水生植物,共500余万株。表面流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相类似,废水从湿地表面流过。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是依靠植物生长在水下部分的根、茎和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的。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