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济宁丨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向文化强市跨越

2021年08月23日15:2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李志豪

济宁新闻网8月23日讯(记者 李志豪)为进一步规范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认定和管理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办法》,今天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文件进行解读。

《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出台,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认定和管理工作,引导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管理体制科学、运营机制高效、文化内涵丰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全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办法》主要包括总则、基本条件、申报程序、评审命名、管理体制、支持与服务、附则共7章26条

第一章,总则,包括第一条至第六条。明确了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定义、申报范围、建设原则、主管部门等。

第二章,基本条件,包括第七条至第八条。明确了对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条件。

第三章,申报程序,包括第九条至第十一条。对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程序进行了规定。

第四章,评审、命名,包括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对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审、命名程序进行了规定。

第五章,管理机制,包括第十六条至第二十条。对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机制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对已命名示范基地予以通报、撤销的各种行为情形。

第六章,支持与服务,包括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四条。明确了鼓励支持示范基地发展的各项政策与服务。

第七章,附则,包括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六条。明确本《办法》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解释,以及《办法》的有效期限。

《办法》的主要创新点

新出台的《办法》,与之前的文件相比,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工作的重心,由规范申报命名程序向实施综合管理和加强支持服务相统一转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给予了明确的要求。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类的企业申报、建设示范基地,顺应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二是提高了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申报命名程序。增加了“运营2年(含)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50%()以上”等量化要求。

三是突出企业主体创新、研发能力。要求申报主体必须具有“有较强的文化内涵或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或创意研发投入居于本市同行业领先地位”。

四是加强了对示范基地的支持和服务。针对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的情况,对示范基地能够申请享受的政策支持给予了明确阐述,引导示范基地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