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河流(上)

2021年08月06日12:0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作昌

编者按:济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作昌同志2021年4月14日应邀在济宁市读书协会演讲。演讲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出文字稿后,作者本人作了较多修改和补充。由于全文较长(2.2万余字),现分三期刊出,以飨读者。以下是第一期。

文化的河流

(济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张作昌)

很高兴应济宁读书协会和郭玉会长的邀请,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文化的话题。

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厚重而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了大量的文化成果,所以要把文化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是不容易的,一定有很多讲的不准确、不到位乃至有错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文化是什么

(一)字面含义

我们现在一般地把文化作为一个名词,其实它是一个词组,也就是以文化人、文而化之,即由文明的高地不断向文明的洼地传播扩散,或使一个人获得一定的知识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过程。

我们中华文化发源地主要在中原地区,中华文明从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提升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明程度,并且一部分文化成果辐射到了中亚乃至欧洲。在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也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说,黑龙江有有个地方叫绥化,乌鲁木齐过去叫迪化,呼和浩特原来叫归化 ,河北有个遵化,所有这种带化字的地名,都是逐渐接受了中华文化核心区的辐射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过去我们有时候说某一个地方的人办事不靠谱,不是这么回事,就说这个地方是圣人没到过的地方,圣人没到过的地方就是化外之地。

(二)四类定义

具体到定义,文化好像是属于定义最多的名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个,有人分别从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下定义,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定义都列出来,事实上我也不完全掌握。但是这些定义大体可以归为四类,内涵从大到小。

第一类定义,文化是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合。也就是说我们目之所及,只要不是纯自然的东西,只要有人的痕迹在里面,它就是文化。一块玉不是文化,雕上图案就是文化。一个石头,天然在那里不是文化,上面写上字就是文化。

第二类定义就小一点,更多的侧重于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比如说法律、道德、思想、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习俗、伦理等等。

第三类更小一些,大体相当于现在宣传部、文联、文化局、广播电视台、教育局加起来管辖的范围,主要是思想政治、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知识传播等等。

最后一个定义指的是我们的学历层次,比如说这个人是什么文化,初中文化,大学文化,这个人上过学认字,有文化,这是最狭义的一个概念。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什么是文化呢?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你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处处体现了文化。你努力工作,你认真学习,你抚养孩子,你孝敬老人,你真诚对待朋友,这些都是文化,总之我们的为人处事、日常生活、所作所为这些都是文化,或者说都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文明素养。

(三)与文明的关系

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文化和文明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意义有很多重叠、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所不同。

文化涵盖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有了现代人类的活动,也就有了文化,但初期的文化简单、粗糙、低级,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也逐渐提升,逐步进入到文明的萌芽期、孕育期,然后进入文明时代,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文化发展的成熟期、提高期,这样的文化就叫文明。那么出现了什么标志才叫文明呢?比如说我们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算不算文明呢?算不算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时期?不算。因为太简单了,一般认为得具备三样东西,文化才算发展到文明阶段,一出现了文字,二有了城市,三会使用青铜器,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才可以叫文明。随着考古发掘成果的出现,有的学者又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国家形态更加完善,手工业很发达,有大型的祭祀性的建筑,或者有高级的墓葬算不算呢?学者们的观点也不统一,我们一会再说。

二、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概念我们都熟悉,农业革命提起的人不多,实际上农业革命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工业革命。

大约在一万年前左右,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前期,人类社会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原来人都住洞穴,后来慢慢的会盖房子,住到房子里了;过去吃的东西从外边采集,野生的果子,野生的种子,后来逐渐的会驯化、培育农作物。水稻就是中国人自己驯化培育的农业品种,小麦不是,小麦是从中东引进来的;原来狩猎是从外面抓动物,后来能够圈养家畜;过去穿兽皮树叶,后来学会了纺线、织布,会做出简单的布料和衣服;过去都吃生的,后来慢慢的会用火把它煮熟了吃。

这样一来,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明显提高,生产东西的数量大大增加,人的寿命在延长,人口数量在增长。这一个阶段发生的这些变化就叫做农业革命,以和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相对应。农业革命对人类的意义非常重大,说明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有文化的社会。

(二)柏杨先生的分期

台湾的学者柏杨先生把中华历史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

神话时代,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等,这些都是先人们的想象,主要体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的价值倾向,没有可以对应的事实作为基础,所以叫神话。

后来就到了传说时代,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尧、舜、禹时期,有黄帝、炎帝、蚩尤、神农氏、伏羲氏等等。到底是不是这样?这些人可能有,但很多细节可能不是真的。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下来,几千年前的事仅仅靠口口相传,它还能多少可信的成分呢?有的学者很勤奋,考证黄帝出生在哪里,黄帝的主要的活动的地域,黄帝的主要事迹等。精神很可贵,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你很难找出来多少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撑你的结论,说说也就完了。有人说《史记》都已经记了,《黄帝本纪》、《五帝本纪》都有这些。三皇五帝离司马迁都有两三千年,司马迁当年写《史记》的时候,他手里能有多了不起的材料?并且在《史记》当中一空就是几百年,这说明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传说,写到《史记》里边也是传说。

再后来就是半信史时代,大约相当于夏商以及西周的前期,这个时候离我们更近,传说的东西可靠的成分更多。比如说夏桀商汤的故事,武王伐纣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可能是真的,它的可信度更强,它有人物、有细节、有故事。半信史与信史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些传说,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我们在地下找到了支撑这个东西的证据,那么他就由传说或半信史变为了信史,我们确切的历史就可以再往前推。

然后就到了信使时代。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那一年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从那以后直到今天不曾断绝。所以公元前841年以来的历史就称为信史时代。

(三)最早的中国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对我们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特别感兴趣,每一次考古发现都能引起轰动,这个和西方截然不同。西方的考古学和文明史学是一个小众学科,只有少部分人关注,但是在中国激起了全民的热情,前段时间三星堆的发掘又一次引起了轰动。我们对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回事、很想弄明白的这种求知欲特别强。有的学者就分析了原因,因为西方的考古学、文明史学和现在的西方人都没什么关系,古巴比伦、古印度、苏美尔人、雅利安人都没了,那是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种文化,和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中国人就不一样,我们的先人几千年前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从哪里来、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文明是怎么传承的?我们都很关心。

从1996年国家就设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要把西周中期以前的历史搞清楚,后来形成了一部分成果,近些年又搞了一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从80年代以来,中国的考古学界产生了一大批考古成果,把中华文明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总的来说,中华文明的源头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多的文化遗址,呈现多点散发、多元一体、相互融合的特点。范围也很广,从西北到东北,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黄河、长江的上游到中游到下游都有。

中国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有3000多年,在这之前呢?我们说5000年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直到今天还在争论,但是这个结论逐渐的归于统一,主流都认可我们有5000年乃至超过5000年的历史。这个不是随便说的,要有科学的依据,然后缜密的推理,让人信服的结论。

有些人说河图洛书八九千年了,何止5000年,其实那都是说说。你要有地下的东西,碳14测定,各个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然后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仰韶文化 7000多年,在河南的渑池县,陶寺文化在山西的临汾,大概有3000来年,大汶口文化就在曲阜北边,龙山文化在济南的章丘,红山文化在内蒙古的赤峰,三星堆文化在四川的广汉,金沙文化就在成都,然后还有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七八千年,良渚文化4000多年到5300年之间。这么多的文化遗址,有的是很早,但是还没有进入稳定形态;有的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它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比如说三星堆文化,现在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可能过一段时间还会有让我们很惊奇的成果出现,成都的金沙文化遗址和三星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就更晚一些,大概在西周的末期,还不到3000年。

我们说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有没有支撑呢?有,比方良渚,良渚文化在杭州旁边,这个遗址里面发掘了很多东西。良渚是在1936年发现的,梁思永、夏鼐、董作宾等一大批著名考古学家都为之付出过努力。

良渚遗址有大型的宫殿、高等级的墓葬、大型的城市,非常精美的玉器以及玉器作坊,并且很令人鼓舞的就是它有比较复杂的大型的水利工程,说明这个地方当年它已经有了国家的形态,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行政管理、等级分层乃至税收这样的制度。贵族已经享受了比较高级的生活,并且城市规模也很大。我们说像这样的就已经进入到文明时代。2018年,良渚文化成功申请联合国文化遗产,说明良渚文化、良渚文明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这样的地方还有一些,比如说内蒙、辽宁的红山文化等。总而言之,我们说最早的中国在哪里呢,一部分学者认为就在良渚。

“五四”时期,以钱玄同、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否认中华文明史,甚至主张中华文明来说。最近,又有一种说法,西方文明的源头在中国,英语等西方语言也是汉语派生的,目前这还是一小部分学者的观点,我们不妨持续关注。

(四)文化轴心时代

文化轴心时代是指的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之间这一个阶段,整个人类文明突然有了巨大的提高,用数学的语言来讲人类文明走到了一个奇点,这个奇点它不是平滑的曲线,突然跃升了。

在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孔、孟、颜、曾、子思子生活在我们这一带。与孔孟文化同时期的还有老子、庄子的老庄文化,还有墨子、孙子、荀子等不同的学说,“百家争鸣”,中华文明突然一下子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用2000多年前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处世理念在生活。

我有时候在想有些事情不可思议,我们都说人类社会发展很快,现在我们享受着高铁、飞机、互联网、手机、空调,这些东西在孔子的时代完全不可想象,我们改造自然的科技手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了千百倍的提高,可是我们的哲学思想,在认识世界的深刻层面上,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我们这个世界还没有超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点我觉得很值得深思。

除了中国之外,在古希腊也出现了一堆牛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一大批,古希腊文明也一下子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另外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他们这些人的岁数都差不了太多,好像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7岁。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几乎在同一时间突然在相互隔绝的几个地方冒出来一大批非常重要的文明成果,这也是一个让人很惊叹、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还有不同的分工。中国的先哲们主要在思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古希腊的先贤们更多的思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成了现代科技的源头;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主要考虑人和来世,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宗教在除中国的主体民族之外的人类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为了纪念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人类文明的高光时刻,把它称为文化轴心时代。

(未完待续)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