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6年的两组蹲点报告,见证沂蒙老区沧桑巨变和初心如磐

2021年07月15日21:24  来源:大众日报

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沧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沂蒙老区是大众日报这份红色党报创刊地,80多年来大众日报对这片土地一直饱含深情。

1985年8月起,大众日报在要闻一版推出“来自沂蒙山区的报告”。当年的青年记者,带上水壶、雨伞、手电,徒步考察沂蒙老区,走到哪,吃住到哪,采访到哪。此后6个月时间,推出40多篇“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行走式报道。这些报道中,群众的渴望喜悦忧思呼唤,具体生动、原汁原味呈现,让读者耳目一新,产生广泛影响。弹指一挥间,已过三十六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重温这组记录沂蒙老区改革发展的历史作品,依然真切感受到党报人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炽热情感,更能深刻体悟到党带领沂蒙人民脱贫奔小康的那种穿越历史的昂扬斗志。

2020年10月,大众日报启动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大型蹲点调研。又一群年轻的党报记者,他们循着前辈的足迹,重访八百里沂蒙,深入大山腹地,蹲点60多个乡村。

风雨沧桑三十六年,沂蒙老区已是地覆天翻。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山川如何变化,这片红色热土上,沂蒙人民改天换地的豪情依然,党和群众心连心根连根的浓情没变,党带领沂蒙人民过好日子的初心如磐。

今天,我们选取沂蒙腹地的三个地方——马牧池乡、岸堤镇、云头峪村,看跨越36年的两组蹲点报告所记录的沂蒙老区沧桑巨变和初心不改。

■地点之一:马牧池乡36年今昔对比————

“俺这老嫲嫲地也不种了,家门口演戏挣钱!”□记者 娄和军 李振 杨学莹

山区的山,千姿百态;山里的村,千差万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与中西部省份一些老区连片贫困不同,沂蒙老区18区县的55.61万名贫困户“插花式”分布在7000多个自然村,不能“一方治百病”。

马牧池乡、岸堤镇、依汶镇同处沂南西部山丘区,都是扶贫工作重点镇,基本情况大致相同。但同样是脱贫,相邻这三个镇,方法却大不同。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社区,保留传统村落建筑群,建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为村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渠道: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四大员”——土地入股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换上戏装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

“俺这农村老嫲嫲地也不种了,在家门口靠演戏挣钱!”常山庄社区贫困户刘乃秀家里有4亩地,影视基地建成投用后,刘乃秀去剧组当了群演,第一天就挣了70元,于是在基地登记成为一名职业“群演”。除了演戏,现在她还在基地打扫卫生,每月稳定工资1500元,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有4000元的流转费,加上老伴在村里做保洁工作,一年能挣6000元,老两口一年的收入将近3万元。

“像刘乃秀这样依托影视基地实现脱贫的,在常山庄还有100多户。”常山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光告诉记者,影视基地已拍摄300多部影视剧,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镇2000多名村民在这里从事群众演员、剧组用工、景区建设等工作,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相邻的依汶镇,走的是种菜致富的路。依汶镇是蔬菜大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蔬菜日产量达200万吨。2017年起,镇上利用省里的中央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00多万建设了100多个高标准、现代化的蔬菜种植“示范棚”,贫困户建棚、租棚、进棚务工,过上了好日子。

不远的岸堤镇,拥有全省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以此为抓手,岸堤镇发展文创、农创产业,带动群众就业。

不同地区,因地施策;不同群体,因人施策。精准脱贫,老区人过上了好日子。

更多内容请看:大众日报1.5万字蹲点报告,记录沂蒙老区脱贫奔小康动人故事>>>

渴望技术人才进山来

十月十六日,记者从沂南县马牧池乡的牛王庙村向南,蹚过没膝的汶河,来到万粮庄东面的河淤地里,看到一片凋零的苹果园子。果树枝条七股八杈,有一部分果树结出了朵朵红白花蕾,告诉人们明年不准备结果了。当我们向该村党支部书记高运先问起这片果园的经营情况时,他叹息着说:“俺这片果园二十亩,果树四百株。自从一九七六年栽上到现在,九年没有收到一个果。俺村没有会剪枝的,没有会管理的。也找过外村管果园的来帮忙,他们给剪枝后,光开花不结果。去年包给几户农民经营,今年还是不结果。俺真盼着懂技术的人来帮俺整治整治。”

记者离开万粮庄,西行四五里,走进了小崔家庄。党支部书记王京利向我们反映:“去年冬季,一场兔病,俺村死掉长毛兔五百多只,平均每人直接经济损失三十多元。要是早有预防,也不至于那么惨,可又有谁懂行呢?”

在马牧池乡,因为缺技术、缺人才,农民养鸡鸡死、养兔兔亡的现象普遍发生。不少专业户、专业村摊上灾魔,骤然间变成了贫困户、落后村。也有好多村庄,果树长期不结果,优势得不到发挥。乡党委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两个数字:去冬,全乡死掉长毛兔一万五千只,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全乡进入结果期的苹果树有三万多株,一九八四年产量四十万斤,单株产量只有十多斤。

马牧池乡党委的刘书记对记者说:“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开发建设沂蒙山区,也离不了这两条。但在俺马牧池乡,技术人才少得可怜:林业站有两人,畜牧兽医站也是两人。凭这点技术力量怎么能保证畜禽防疫治病!又怎么能使经济树提高经济效益!山区盼望科技人才进山来,给我们指导帮助。”(□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地点之二:岸堤镇36年今昔对比————

一棵小桑树,长出大产业□记者 杨学莹 李振 娄和军

一棵小桑树,它能长出啥?在岸堤镇,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进入5月中旬,位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陌上田园蚕宝宝农场的桑林里游人如织,他们手挽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红得发紫的桑葚。“借助综合体的引流效应,仅桑葚采摘就获得了8万元收入,这是之前自己单干时不敢想的。”戚瑞磊蚕桑专业户。不仅是桑葚采摘,还有桑林种植、养蚕、蚕丝加工和销售……小小桑树,在这里长出一串产业链。

戚瑞磊慕名而来的。2017年,岸堤镇为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牵线搭桥,广招合作“创客”。“种桑林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自己流转成本太高。在这里可以以每亩1000元价格直接从综合体拿到流转好的土地,而且镇上还为入驻综合体的商户提供了优厚条件,比如入驻前三年不收租金、配套水电等,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戚瑞磊在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种了238亩桑林,建起总面积2100多平米的6个养蚕大棚,并成立了朱家林陌上田园蚕宝宝农场。

“桑园日常维护和蚕丝制作加工环节有14名长期工人,此外养蚕季还要再增加近30名的临时工,他们每人每天能有80元稳定收入。”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正时岸堤镇所拥有的全省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以此为抓手,岸堤镇发展文创、农创产业,带动群众就业致富“圆梦”。

岸堤镇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已吸引入驻农场主12人,“创客” 60余人,带动就业超过500人,其中贫困户数量超过260多人。

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以朱家林村为核心,覆盖周边23个自然村,总人口1.6万人。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规划范围,覆盖省定贫困村5个。2018年底,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朱家林也实现了从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到省级特色小镇,再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三级连跳,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个重要平台。

今年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还将有法国安德鲁水果加工和垂钓小镇两个亿元级投资的大项目落地,届时又能提供超过200个就业岗位。

更多内容请看:大众日报1.5万字蹲点报告,记录沂蒙老区脱贫奔小康动人故事>>>

贫困人家喜上眉梢

在沂南县农村,一些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说起上级领导帮助他们脱贫的事来,总是滔滔不绝,喜悦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十月十七日,我们来到岸堤镇的四新村。四新村是个库区移民村,去年人均分配六十四元。在这个沂南县最贫困的村子里,不管走进谁家拉呱,主人都不是向我们诉说生活如何苦,而是反映县委书记等领导怎样帮助他们打谱脱贫、好日子开始抬头了这些事。

还拖欠着七百元债务的农民张为民对记者说:“前几年,我们干受穷没办法。如今,县委书记来帮俺打谱,过好日子有门路了。俺家搬这来十九年,今年头一回喂小猪。中秋节开始做豆腐,挣了豆腐渣喂猪,喂了猪攒粪,施到地里多打粮食。这一步一步觉得有奔头了。”

村会计张秀功喜形于色地说:“今年,县委书记来俺村十好几趟了,还带着外贸、水利、电业等部门的人来和俺打谱,共商了四条脱贫计策:一是架来电,吃上水,搞起磨面、粉碎等副业项目;二是给每家送兔子;三是派来一名钩花技术员,教我们钩花卖钱;四是调槐树种,购葡萄秧苗,搞庭院经济。这四条措施一宣布,把全村老少爷们喜得不得了。现在都憋着劲干呢!”

十月十八日,在中高湖乡中高湖村最贫困的农民李仁富家里,李仁富的妻子笑着向我们拉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月前,俺家来了一个红脸膛的汉子,一进门就问吃的,问穿的,问花的。开始俺心里犯疑,就冲他说,一家八口人,住在两间屋里,家里就有个吃饭桌子,你还看不着!听我这一说,来人忙解释:您也不用害怕,我不会来偷您的东西。俺看他很实在,就把俺家的穷日子“端”出来给他听。没隔几天,乡上的干部给俺送来了衣服十几件,还送来了长毛兔。俺这才知道那回来的就是乡党委书记石增资。俺孩子们穿上衣服又蹦又跳,孩子他爹一个劲地说,上级领导把咱挂在心上,以后的日子不愁了。

这些农民目前生活虽然比较苦,但他们的表情是开朗的,因为他们从现实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地点之三:大众日报创刊地云头峪村36年今昔对比——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记者 娄和军 李振 杨学莹

沂河奔流向前,就像沂蒙百姓挺胸抬头走向未来,贫困夺不走沂蒙人民不屈的尊严。

“咱沂蒙人没有等着别人帮扶和支援的习惯,只要手脚能动,就肯下力,想致富。只要有条路,就不会坐等受穷。”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对记者说,云头峪村55户贫困户93口人,八成都是老弱病残。“关键在于给他们一条路。”

云头峪村贫困户王同芸在种植大樱桃的同时,还在扶贫车间做缝纫贴补家用。她摔伤腰椎后无法干重活的丈夫张守明也没闲着。他坐着马扎,身边放个筐头,在家帮她做些挽袖口、穿裤腰的轻快零活儿。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推开层层石障,冲出条条水道,山泉奔流向前。

在贫困户张守明家的墙上,记者注意到一张2020年家庭收入信息表,种植养殖收入、扶贫车间务工工资、光伏扶贫项目收益、低保特困电费补贴、低保特困物价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学生助学金等7个稳定的来源为这个家庭提供了总计37261.3元的收入。原来,针对贫困人口,临沂市因人因户分类施策,每户至少落实4项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增强脱贫稳定性。

大河牵着小溪涌,头雁引着雁群飞。共产党人带领老区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条条小溪汇成大河,积聚起惊涛拍岸、雷霆万钧的力量,奔向风光无限的新生活。

更多内容请看:大众日报1.5万字蹲点报告,记录沂蒙老区脱贫奔小康动人故事>>>

在革命老区王庄乡

十一月六日,我们赶到了沂水县的王庄乡。现在王庄乡党委的驻地,就是当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所在地。罗荣桓、朱瑞等同志,在这里开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大众日报在这个乡的云头峪村创刊。一九四七年,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该乡的双山(小王庄)指挥了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

由于战争的摧残和自然条件差,再加上“左”的思想影响,这里的人民群众至今没有摆脱生活上的贫困。一九八四年,全乡二十七个村,人均收入都在一百五十元以下。

怎样摆脱贫困?老区人民有了新的认识,乡党委书记张玉祥说:“我们乡党委、政府作了一个三年脱贫的规划。具体方针是一抓林果,二抓牧,三抓水电,四抓工副。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全乡二十一名脱产干部已全部深入农村包村包点,搞了岗位责任制。我们有信心打好老区的经济翻身仗。”

在云头峪村,记者看望了当年掩护报社同志脱险的陈忠芳老大娘。这位八十岁的老人说:“大树有大阴凉,小树有小阴凉。国家地面大、也不富。咱老区也不能光靠着国家扶持,自己得下力干。”在这个村包点的干部插话说:“陈大娘听说我们来了,拄着棍子下山,主动找我们研究脱贫措施。在党员会上,老人还向党支部要任务干。”陈大娘听后笑着说:“我老了,出不上力了,但还有嘴,给年轻人助助声势还行!”

在当年大众日报社老房东任玉花大娘家,老人的儿子、民办教师牛继安对我们说:“村干部两年没领补贴了。但大家毫无怨言,等村里富足了,我们再拿报酬也不晚。”

王庄乡人民这种不等不靠的精神,可歌可颂。(□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更多内容——

再读36年前这组“来自沂蒙山区的报告”

感受党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如磐

◆编者按: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百年沧桑。7月12日,大众日报推出1.5万字大型蹲点报告《山高水长沂蒙红—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纪实》,并推出系列融媒体产品,全景记录沂蒙老区脱贫奔小康的动人故事和壮阔征程。36年前,1985年8月大众日报在要闻版推出一组大型报道“来自沂蒙山区的报告”。记者带上水壶、雨伞、手电,徒步考察沂蒙老区,走到哪,吃住到哪,采访到哪。6个月时间,大众日报推出40多篇行走式报道。重温这组记录沂蒙老区改革发展的作品,依然真切感受到党报人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炽热情感,更能深刻体悟到党带领沂蒙人民脱贫奔小康的那种穿越历史的昂扬斗志。

现选取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汶河岸边的农民蔬菜研究会

十月十三日,我们赶到沂南县城西北三十多里处的龙王圈村。

在村西头一家挂有“沂南县农民蔬菜研究会”大牌子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该研究会的理事长朱顺增。他向记者介绍了研究会的成立和活动情况:“我们龙王圈、东贯头、西贯头等汶河岸边的十几个村子有种菜的传统。这几年随着种菜户的增多,蔬菜产量的增大,有几个问题一家一户解决不了。一是到外地卖菜,独家独户难运。即使运出去了,也常常因信息不灵而挨砸。二是弄不来好菜种。三是有些农户缺技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县乡有关领导支持下,俺河两岸九个村、二十六户农民自愿联合,于去年初成立了蔬菜研究会。接着,每个农户派一名代表,到济南、青岛等城郊蔬菜基地考察学习、收集资料、购买良种。回来后,搞了三十亩菜园。俺研究会又聘请了五名专家学者当技术顾问。在他们的指导下,建起了二十五亩塑料大棚,一亩电热育苗温床。又引进二十多个优良蔬菜品种。”停了一下,老朱继续说:“自研究会成立以来,我们办了三期面授班,学员一百五十七人,搞函授三个月,学员五百名,向他们传授种菜技术。”

记者了解到,二十六户农民办起蔬菜研究会后,不仅自己富了,还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周围种菜的村庄由过去的十三个发展到四十二个,种植面积由二千亩扩大到四千亩,有五个蔬菜专业村,种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人均占有五百元。另外那些村庄,蔬菜收入也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成批成批的农户,因为种菜迅速脱贫了。(□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摘自1985年10月30日大众日报 )

石门村的创业史

十月二十四日,我们顺着盘山路登上了沂南县青驼镇的石门村南山顶,一千一百亩山楂园、二百五十亩苹果园,尽收眼底。

这个村二百四十六户,户均占有经济园五点五亩,去年人均收入五百九十元,是青驼镇的上等村。

石门村山丘连绵,山多土地少,石多土层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村委会主任对记者说:“俺村过去穷得当当响。那时的南山,乱石成堆,山上只稀稀落落地长着几棵马尾松、刺槐,十几年长不出根檩棒。一九六四年,我们伐掉‘小老树’,搬走乱石,把山整成条带,第一次栽了七百株山楂。一九七八年植了六百亩,一九八○年又栽三百亩,连续十几年不断栽植,才发展到眼下这个样子。今年收山楂十六万斤,毛收入十六万多元。”林业队长刘文玉告诉我们:“在这乱石岗上开辟千亩山楂园,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先后几次派人到黑龙江、吉林、安徽等地刨挖、购买山楂野生苗,回来再嫁接栽植。整山挖穴,全是投用义务工,一镐镐,一筐筐,咬着牙苦干。这千亩山楂园就是这样依靠自力更生精神整治成的。”

村委会主任指着山脚下刚刚建成的电灌站和远处的校舍对记者说:“果树长起来,群众和集体的腰杆都壮了。现在家家户户育苗、植树、盖新房。近年来,村里架了电、盖了新校舍,建起了电影队和青年民兵之家,还修了环山路,建了电灌站,为进一步发展林果生产和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石门村的创业史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只要找准门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定能使荒山献宝,贫村致富。(□记者 刘名卓 赵念民 摘自1985年11月10日大众日报 )

计划做得好 困难仍不少

人畜吃水难,是沂水县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

据县水利局提供的情况:目前,全县吃水难的还有四百二十八个村、二十二万五千多人。去年以来,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提出,要在三年内解决沂蒙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沂水县许多乡的领导,反复考察,作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在泉庄乡,乡党委书记刘乃富同志介绍说:“我们乡还有二十一个村人畜吃水难。我们打算通过这样几条路子解决:一是打深井。二是团结用水,在水源充足的村庄井旁建扬水站,引水到缺水的村庄。三是建蓄水池。四是打水囤,或者叫水窖,接天上的雨水用。”

水利局副局长张敬升对记者说:吃水难的村庄主要是缺水源,采用七挖八找的方法找水源,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也不难。全县计划打深井一百零二眼,挖大口井三百三十三眼,利用扬水站、渠道远距离送水七十五里,建蓄水池二百五十个,再用塘坝、拦水坝、水囤等形式蓄水,目前看,这些计划还是切实可行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资金不足。有些村庄连打井队的生活费也付不起。省水利部门每年向这个县投放资金三十万元左右,这种常流水不断线的投资法,使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旷日持久。缺电也是一大困难。再就是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太缺。长此以往,解决需要打井的村庄的吃水问题,起码得用十五年。( □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摘自1985年11月24日大众日报)

一位农村党支书的志气

十一月一日,我们来到沂水县夏蔚乡牛场子村。在办公室里刚落座,四十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朱文德就用盘子端上苹果来。话题也就从苹果谈起了。

记者:您这苹果个头好大,今年能产多少?

朱文德:多是些幼树。结果的一千二百棵,今年摘了二十一万斤。还有一万四千棵,到一九九○年结果。到那时,能收一百五十万斤。

记者:请您拉拉发展苹果树的过程怎么样?

下面一段就是朱文德讲的他们村发展苹果的历史:

一九七○年,我当上了党支部书记。大约是在这年九月的一天,当时任管区书记的李俊杰和我到公社开会。走到上里庄苹果园,我要去买几个苹果解解渴。老李马上变了脸色,冲我说,朱文德,你不嫌丢人!你那山上不长苹果?我一拍脑门,拉着老李便走,说,好,不吃了!十年以后,我叫俺那山上也长苹果!从那开始,我们发动群众搞规划,挖树穴栽苹果。一九七○年栽了二百棵,到去年为止,共栽了一万五千多棵。说实话,俺庄群众栽果树也真吃了苦,一冬下来,镐头把都叫血染红了,双手就和锉一样。

在牛场子村,我们被朱文德和干部群众栽苹果的志气感动着。一九七九年夏天,一场大雨淤平了三个塘坝,提水工程成了无用之物。漫山遍野到处是鸡爪子似的地貌。朱文德领着干部上山看灾情,再也看不下去了。朱文德翻山越岭,跑到治山治水的先进单位上峪村请教。回来后,他又同村干部一起,搞出了一个“高山远山森林山,山腰沟坡花果园,荒山荒川草绿化,缓坡山下变园田”的规划方案。从一九八○年秋后,开始了治山治水的战斗。他们在山上整起条带,不便于整条带的开挖卧牛坑,栽上马尾松、刺槐,乔木下面种上紫穗槐、白腊条等灌木。地表种山草。经过几年苦干,整成用材林地二千五百亩,全部栽上树,又栽条类、金银花等二十多万墩。栽各种果树五万多株。在抓生物措施的同时,又抓了工程措施。见沟就闸,节节拦水拦沙。建塘坝五座,谷坊一千五百道。近几年来,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地力大大提高,粮食亩产在千斤以上,每年收山柴、割山草共计六十多万斤。群众又利用草场养起牛、鸡、鹅等畜禽。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三百多元。

党支部书记朱文德就凭着一股志气,带领群众改变着穷山窝的面貌。他向记者说:“现在政策这么好,如果自己搞点营生,一年抓个千把元不成问题,可老是觉得撇开牛场子村这六百多口人不行,得叫全村人都富起来才行。”(□记者 赵念民 刘名卓 摘自1985年11月19日大众日报 )

富帮穷来穷亦富

在还比较贫困的沂源县,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和村庄,帮助一些贫困农户和村庄寻找致富门路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

十二月二日,记者在察看沂河岸边一片涝洼地开辟出来的鱼池藕塘时,鲁村镇鲁村庄的十几名农民围上来同我们攀谈。问他们何以谋此生财之道,一位叫李兰方的农民说:“这都是唐建镇帮助搞起来的。”接下去他又说:“唐建镇在这涝洼地上搞养鱼种藕三年了,是俺这里有名的富裕户。去年秋后,我用别处的地换了这里一片涝洼地,在建镇帮助下,挖出了四亩鱼塘。建镇供给我鱼苗养上。他见我那鱼塘埂闲着,又送来芋头种叫我种上。就这一年的光景,我家已收入八百多元了。再有一年我就走上富路了。”

记者十二月三日在南麻镇采访,听到这个镇有十一个富裕村同十一个贫困村结成了姊妹村。南麻一村是个富裕村,同去年人均收入只有六十元的太平村结成姊妹村后,帮助太平村研究了三条致富措施:一是起石料烧石灰,达到质量标准,由南麻一村包销;二是南麻一村今后搞建设,用太平村的剩余劳力,待遇从优;三是向太平村无偿地提供树苗,帮助建经济园林。

我们在同南麻一村党支部书记马纪荣座谈时,他说:“我们过去讲对国家多做贡献,现在帮贫困村脱贫,减轻国家的负担,也是对国家做贡献。”(□记者 任松高 刘名卓 摘自1985年12月23日大众日报)

难忘沂蒙对我情

从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我们对沂蒙山区的七个山区贫困县进行了四个月的考察采访。这次采访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沂蒙山区人民那一张张可亲可敬的笑脸,那关心记者衣、食、住、行的一桩桩往事,那和记者情同手足、无话不啦的一个个场面,仍然时时浮现在眼前:

蒙阴县熊家坊村九十五岁的烈属老大娘杜彭氏,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拉着我们的手,朝每人的脸上左看看、右瞧瞧,问有多大年纪了,家里人都怪好吧!望着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老人说:“我儿子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参军走的。他临走时对我说,娘,儿子走了,您在家好好吃饭,别挂牵我。那时他也象你们这么大年纪。”兴许是看到我们又想起了她牺牲的儿子,也许是她老人家把我们看成是她的孩子,在老人面前,我们也象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样亲热。

在蒙阴县梁家场村,不管走进谁家,不管在哪条巷子里,碰上的乡亲都向我们问好。晚上住宿时,主人娘仨挪到邻居家住,为我们倒出了屋。好几户为我们凑了两套新拆洗的被子、褥子和枕巾。第二天我们要赶路,村干部和乡亲们变着法儿留我们:早饭安排在上午十点吃,午饭安排到下午四点吃。吃完饭天快黑了,村党支部书记巩良才笑着说:“哈哈,山路岔道多,天黑了走不得!”第三天主人们“放行”了。五十岁的党支部委员伊永举,受乡亲们委托送我们出山。他找来一根扁担,挑着我们的背包,村头上一大群男女老少站立送行。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我们几次要夺过老伊的扁担自己挑,他总是推开我们说:“我在山里挑东西惯了,一点也不累,你们跟上趟就行。”他挑着担子,一气走了十二里路,把我们送到了下一个采访点。

当年沂蒙山区人民宁肯自己忍饥受饿,也要拿出小米和煎饼给八路军吃。如今,这里群众生活改善了,招待我们的已不是小米和煎饼。在一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桌上摆的是鸡鱼肉蛋。在一些贫困单位,乡亲们也总是变着法儿叫我们吃好吃饱。他们更把松林中的蘑菇、草棵里的蚂蚱弄来让我们品尝。这些东西不见得都很昂贵,但所含的情义却比上等佳肴贵重十分。

沂蒙山之行,各级领导除在生活上照顾外,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总是对记者说:“我们的工作哪些地方不足,请记者指出来。”

更难忘的是沂蒙人民对记者提出的善意“警告”。每到一个偏远村庄,群众就少不了这样的反映:“我们盼着记者来”。人民群众盼着记者去了解他们,去发现他们,去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在沂南县某村碰到的一件事,使我们终生难忘。这一天,我们踏着夜路出村。刚走出村头,有个青年朝我们迎上来。他打着手电从胸前衣服内掏出一个纸卷,递过来说:“请你们现在别看,回到乡里再看。”我们又走了二里多路,还是忍不住展开看了。原来是青年人写的一首诗,其中有“寻虎需进林,访贫需到民”的句子。回到住地,我们细细讨论了一番。是啊!应当多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干什么,想什么,他们有什么呼声和要求。

我们一定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记者 刘名卓 任松高 摘自1986年1月10日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