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访谈 | 石刻党章 时刻铭记 · 刘汝彪

2021年07月05日10:18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一次偶然,刻制红色文化石碑,让他从此萌发将党章全文刻在石碑上的奇想。

十年时间,投入全部积蓄,历经千辛万苦,刻碑上千方,建成国内最大的室内红色文化石刻展览馆。

弘扬红色文化,他乐在其中。

把党章,刻在石上,更把党的精神,铭刻心中。

本期《闫虹访谈》,做客嘉宾党章石刻展馆馆长刘汝彪《石刻党章 时刻铭记》。

在济宁城区西南部,古运河畔一处旧厂房内,悄然建起了一个石刻世界——中国共产党章程石刻展馆。石刻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不稀有,但以党章、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石刻内容,却是全国首例。上千方石刻组成的碑林,构筑起了一个文化传承和红色教育的基地,向人们讲述着光辉的党章、党史,传统文化以及红色经典。展馆的主人,正是年过花甲的刘汝彪老人。

刘汝彪,1958 年出生于济宁许庄公社。21 岁时应征入伍。1986 年,从部队转业。1989年,光荣入党。军人出身的刘汝彪,出生在一个有着十一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在物质贫瘠、灾荒频发的年代,家人逃荒,流离失所。是共产党救了一家人,迎来了新生活。特殊的经历,让他始终对党怀有感恩之心,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十年前,临近退休的刘汝彪和嘉祥县的一位石刻艺人杨则庆相识,惊讶于其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作品的大气,两人便产生了合作的想法。两人第一次合作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 雪》石刻作品完成后,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让人感觉非常震撼。兴奋之余,刘汝彪开始琢磨在石刻上做一篇更大的文章。

建设一个石刻展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每个月只有几千元退休工资的刘汝彪来说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但面对朋友们接二连三的善意提醒、劝导,刘汝彪却始终不为所动。历经千辛万苦,2016年,全套党章60余方石刻终于顺利完工。刘汝彪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中满是欣喜。就在周围的人都以为,这下他可以停下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了。没想到,此时的他,脑海里却又冒出了一个新念头。

为建馆,刘汝彪花光了全部积蓄,但在个人的生活上,他却节约到了近乎吝啬的程度。凉鞋坏了,舍不得买一双新的,修一修,继续穿。有的衣服,穿了二三十年,还不舍得扔掉。正是凭着特别能吃苦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刘汝彪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内监督条例、党和国家领导人语录、优秀传统文化等一千多方石刻的巨大工程。党章石刻展馆也成了向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的基地,成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精神世界的“红色堡垒”。

近年来,党章石刻展馆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和组织授予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党史史志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游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来馆参观学习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 大家在这里开展文化交流,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重温入党誓词。党章石刻展馆累计接待前来参观的国内外客人和市民达50多万人次,成为镶嵌在大运河岸边的一颗传播红色文化的璀璨明珠。为了使展馆得到更大的发展,发挥更好的功能,下一步,刘汝彪打算将这个凝聚着他一生心血的展馆全部捐赠给社会。

【访后感】

积十年之功,投入家庭全部积蓄,倾注毕生心血,建成国内最大的室内红色文化石刻碑林,刘汝彪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拳拳之心、赤子深情,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坚守,完成了自己的夙愿。让人欣慰的是,在他的努力下,党章石刻展馆,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阵地,也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革命传统的一处重要课堂。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对于这个凝聚了全部心血的展馆,刘汝彪并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想着把它捐给社会,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不正是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怀吗?为此,我们要向刘汝彪致敬!

特别提醒

《闫虹访谈》播出时间

首播:

周日19:53

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周日22:20

周一13:42

济宁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

(可通过“济宁新闻”手机客户端“视听”栏目收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