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婚登记人数7年连降 结婚这个事儿怎么就不香了

2021年03月15日20:54  来源:大众网  作者:高娜

近日,2020年民政统计数据出炉,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12.2%。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从2013年后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再创新低。

根据最新民政统计出炉的2020年度各省、市、自治区婚姻登记数据:结婚登记TOP5地区为广东省(63.3万对)、河南省(62.5万对)、四川省(53.5万对)、江苏省(49.2万对)以及山东省(48.7万对)。与往年不同,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河南省结婚人数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18.1%。

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婚姻登记处长时间关闭。适婚人群数量的减少,加上平均结婚年龄线越来越高,晚婚乃至不婚者越来越多。此外,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经济压力、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婚后育儿成本大等因素,也影响了年轻人的结婚意愿。

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年轻人结婚意愿

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方面,有时过高的物质标准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相关调查显示,结婚需要的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是导致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

张帅是一名公务员,已经工作3年的他表示,还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我室友的爸爸前几天专门来北京陪他看房子,说要给他买房子,让他谈恋爱结婚。我知道现在结婚对方都要看你的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才能谈恋爱结婚呢?”张帅的困惑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虽然不明白婚姻为何一定要与房子、车子捆绑在一起。“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张帅说。

“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幸福绑架进了太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车、房、彩礼,加之一些情感自媒体不断提高择偶标准,致使当代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对婚姻的内在期待。”著名心理观察员、某高校心理学教师周若愚表示。

因此,“穷”不只是它表面所蕴含的意义,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外显的态度,包含了年轻人对当代社会的结婚花费巨大的吐槽。在许多人,尤其是男性看来,只有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地位,才有时间有成本去谈婚论嫁。“事实上,如果要有房有车有学历有稳定工作再结婚,恐怕大部分人需要到40岁才能达到某些人的婚姻标准。”周若愚感叹。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贵族”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女性表示不结婚的原因是女性独立了,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李佳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在朋友圈写到“正式加入30岁相互扶持俱乐部,感恩一切爱和美好”。

单身的李佳有着稳定的收入,平时上班、健身、读书,年假独自出去旅游,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与她一样,许多女性过着品质较高的单身生活,身边朋友的经历让她们担心婚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许多单身女性认为,“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找一个人一起吃苦呢”“我特别害怕婚姻会让我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

出生率也在下降

不仅仅是结婚登记人数7年连降,我国婚后夫妻生育意愿和人口出生率也在降低。根据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也就是说,同口径的数据,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下降幅度约为14.9%。

33岁的菲菲(化名)是一名标准的都市白领,健身、旅游、美食是她人生三大乐趣,虽然已经结婚多年,生孩子这件事却从未在她的日程上出现过,“我可能太爱自由了吧,而且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吗?生了孩子我肯定不能过现在这样的生活。”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姚引妹表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会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无论我国此前是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率都会降低。从国内看,目前全国各省份生育率差异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出生率相对较低,符合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生育率下降就像从山上慢慢滚下的石头一样……现在这块石头已经滚到山脚下了,想将它往上搬就很难了。”《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初婚人数从2013 年的2386万减到2018年1599万、2019年1380万人,20-24岁结婚数从2011年953万人锐减到2018 年436 万、2019年365万人。易富贤说:“而每年的出生人口数与初婚人数,尤其是与20-24岁结婚人数极强正相关。”

“长期以来‘晚婚、晚育’的观念早已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加上国内人口迁移的增多,背井离乡的年轻人离开了族谱文化的影响,渐渐远离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加之离婚率的日渐升高,生育率的下降很难避免。”易富贤表示。

此外,易富贤还指出,现如今高昂的房价和高额的养育支出,让许多处于育龄年纪的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同时,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是围绕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进行的, 产假等生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等方面都难以为多胎家庭提供现实支持,导致二孩、多孩难以实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就生育问题提出了建议,如何提升年轻育龄夫妇生育意愿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虚拟恋人”等单身经济盛行

由于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单身男女选择使用更为便捷的情感获得方式。比如不少人选择“虚拟恋人”作为情感解压的方式,这也成为单身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淘宝上经营“虚拟恋人”业务的店铺

就读大学三年级的罗文姬(化名)21岁,近期在淘宝上点过7、8次“虚拟恋人”的单子。

罗文姬透露,“一开始是因为无聊,后来是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比如论文写不出来,打游戏老是输,想找个人说说话。有时候心情好,也会想找个人陪我玩。”她表示,“虚拟恋人”比较像她的朋友,现实中她的朋友太忙,也不好意思老是麻烦对方,因此选择找网络上的人来倾诉。”

淘宝上经营“虚拟恋人”店长张婷(化名)表示,“虚拟恋人”行业主要就是陪来访者聊天、哄睡、叫早,给他们一种谈恋爱和陪伴的感觉,让他们没那么孤单。她们店铺的来访者年龄从18岁到40岁都有,年轻人占比更高一些。

“虚拟恋人”行业才起步不久,并没有成为一个大的单身经济的分支。一些刚刚从事“虚拟恋人”行业的从业者,每单收费仅20元,甚至有不少是公益的性质。但不少从业者认为,未来对“虚拟恋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因为单身人群在增加。

虽然,一定程度上,“虚拟恋人”能满足消费者的部分精神心理需求,产生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甜甜的恋爱之下潜藏多重风险,需要警惕。譬如,消费者遭遇杀猪盘,导致财产损失;再如,打着“虚拟恋人”的幌子提供打“擦边球”的色情服务,存在违法风险。此外,还有人消费上瘾,产生精神依赖,混淆了虚拟与现实,给个人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要看清“虚拟恋人”的本质,厘清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目前单身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细分市场,完全可以和婴童市场、“银发经济”、“她经济”等市场相提并论。单身消费人群已经成为一股消费新势力。“单身经济”囊括了各个消费领域,不仅包括食品、家具、娱乐等,也涉及地产、教育、保险等行业,具有休闲化、社交化、猎奇化、个性化的特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单身人群消费具有“花钱买方便”“花钱悦己”“花钱买寄托”“花钱获得自我提升”等特点。“单身经济”风潮下,“一人份产品”如小型家电、“一人食”受到市场推崇,线上交易备受青睐,单身群体信奉“颜值即正义”,热爱旅游、养宠物、打游戏、养成类娱乐节目,并热衷于持续的教育、培训,不断的自我提升。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高娜 综合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广州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消息)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