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济宁定下“十四五”科技创新小目标!

2021年03月15日18:4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李志豪

济宁新闻网3月15日讯(记者 李志豪)今天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三五”期间济宁市科技创新整体情况以及“十四五”全市科技事业整体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逐步构建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济宁市被认定为支撑绿色发展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成功入围国家“百城百园”计划,荣获“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城市,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430家,比“十二五”末(187)增长1.3倍;累计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成立省内首家地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山东省工程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关经验做法被国家行业协会、省委改革办推广。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277家增加到目前的614家,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8.87%达到39.3%,提高了10.43个百分点。

区域创新格局不断优化

全市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达到7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县区全覆盖,数量居全省第一位。任城区、邹城市、金乡县获批2019年度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获批数量居全省第二、西部地区第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成为鲁南唯一的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

与100余所高校、60余个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市目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模式,建设重点实验室30余家。

高端科技人才实现突破

先后引进院士67位,推荐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7人、国家级科技领军创新创业人才9人、省重点人才工程25人。六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科技研发项目储备制、科技经费“基金化”改革等措施。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成果贷”经验做法被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在全国推广。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持续举办,在全社会营造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十四五”期间,济宁市将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技术领域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格局,打造绿色发展国家级创新城市、国家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区、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75%,技术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00人、新建省级以上科技平台8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进入全省前5位,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突出“创新谷”核心作用,构建中心驱动、多点协同、开放共享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十四五”期间,在创新谷布局5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年均引进建设研发机构20家以上,落地重点产业化项目50个以上。充分发挥创新谷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各县(市、区)协同联动,开展双向产业转移、技术转移,打造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落实各类创新政策,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打造科技型企业雁阵,每年布局新建10处左右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打通产学研合作路径,全面引进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资源,突破我市智力源头短板,每年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200项;2025年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与济宁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高校院所达到100所,新建产学研合作平台50家以上。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技术创新打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短板,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集群化。到2025年,引进落地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化重大项目200个以上,新增产值8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50%以上,年增幅保持全省前列。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持续推进科技平台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平台载体和支撑作用。布局建设15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全市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突破500家,争取10家以上重大平台跻身国家级创新平台。“十四五”末,全市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建有率提升至40%以上。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突出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引才聚才育才用才。到2025年,新建院士工作站40家、高层次专家工作站5家,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50人。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健全技术市场体系,设立产业化中试基地,促进成果“引得来、落得下”。到2025年,培育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家,建成中试基地40处;年均发放“成果贷”3亿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0%以上。

推进重点技术创新

“十四五”期间,立足济宁市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和升级方向,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医养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突破高端化工、节能环保、现代高效农业等传统产业。同时提升民生科技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让科技创新进一步惠及民生,发挥科技在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应急安全等领域中的支撑作用。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