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树木,收获文明——山东省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综述

2021年03月08日10:22  来源:经济网

一场春雨,染红了桃花,描青了山峦,绘绿了田野,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清新。

40年勠力不戳,40年沧桑巨变。在齐鲁大地上,变化的不仅仅是山川颜值,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如果把时针拨回40年前,齐鲁大地是荒凉的,空气中飘散着沙尘,电线杆子比树多……这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面貌的写照。1978年山东省森林覆盖率5.9%。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记载着山东缺林少绿。

这场伟大的变革起源于40年前发起的、持续至今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领导带头,大地植绿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义务性,在齐鲁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植树,便成为全民与春天不变的约定。每到植树节,山东省党政军各级领导同志,走出办公室奔向山岗,义务植树活动。各级领导纷纷仿效,履行法定义务。领导的带动也激发了广大社会公民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努力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家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山东省领导率先垂范建立领导绿化点,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分别在济南历城、淄博沂源、济宁泗水、泰安新泰、潍坊安丘等山区建立自己的绿化点。1994年植树节,时任山东省省长赵志浩在北京开人代会,专门打电话委托家属到沂源县代他履行植树义务。在省领导的带动下,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兴办绿化点7000多处,造林300万亩。各级领导的绿化点,由点到线,由线成面,覆盖齐鲁大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不断创新以资代劳、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网上植树等尽责形式。义务植树逐步成为工程造林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力地推进了沂蒙山区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绿色通道、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建立绿化点的基础上,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全省11万多名林长又承担起了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

各地通过广泛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四级联创行动”,推进了乡村绿化和城市森林建设,不仅让森林上山,还让森林进城,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各级领导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0年来,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1.6亿人次,植树74.21亿株,为消灭宜林荒山、绿化齐鲁大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018年底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省森林面积由 1357万亩增加到4323.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0%提高到18.25%,森林蓄积量由483.74万立方米增加到9161.49万立方米。

目前,山东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1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48%、绿地率37.26%。全省建成17个国家森林城市、60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省级森林城市,158个森林乡镇,1530个森林村居。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均具全国前列。

全民参与,心中播绿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有力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人们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绿色消费等生活理念渐成时尚,造林绿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造林就是造福,植树就是积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也是GDP”,这些绿色理念逐渐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铭志于树、寄情于林,选择在生日、结婚、升学、参军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积极参加“蓝天责任”植树大行动。  

曲阜市退休教师舒平,为兑现女儿生前建一片公益林的承诺,变卖家产义无反顾地走进山野,育苗、造林。在她的感召下,来自7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共同走进大山,合力打造中国的“挪威森林”。十年间,从1人到30万人,种入山上的树木从1棵到漫山遍野。今年她又率领志愿者转战黄河岸边,共建黄河母亲林。目前舒平成了“网红妈妈”。

为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海尔集团等连续10年冠名全省百万网友“蓝天责任”植树大行动。

山东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鸟类种类多、数量大,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0%以上。历史上很多地方具有捕鸟贩鸟食鸟的习惯。多年来,山东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活动为载体,持续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味”宣传活动。全省形成了“人爱鸟,鸟护林,林涵水,水养人”的人与自然和谐氛围。全省涌现出许许多多爱鸟护鸟志愿者和爱鸟协会等社会组织,爱鸟护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莱芜退休老人万国明爱鸟护鸟事迹登上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

在山东,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铺就幸福底色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是八十年代广大农村最响亮的口号。山东省坚持生态林建设经济化,经济林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绿色的不断延伸增添了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0年全省经济林面积增加1550万亩,20万亩以上的林果大县50多个,涌现出了一大批人均林果收入过万元的乡村、过10万元的农户。蒙阴县发展蒙阴蜜桃65万亩,果农人均收入890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经济林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种下一棵树简单,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就成为一片林。持之以恒、合力攻坚,则成就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植树精神。

40年不忘初心,锲而不舍,艰苦奋斗,不断延伸的绿色彰显:植下的是树木,生长的是精神,积淀的是文化。从种树到“种”文明,滋养着齐鲁儿女的心灵。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