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金乡92岁抗战老兵孙希周两次入朝浴血奋战

2020年10月22日17:05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92岁的孙希周是一位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两次入朝作战,两次负伤,每一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7月2日,在老人家,记者聆听老人光荣的革命生涯。孙希周老人的儿子孙和平介绍,父亲一直不愿提起当年,“那段岁月在老人心中留下了太深的伤痛,在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同意。”得知要接受采访,孙希周老人还特意把建国70周年和抗美援朝的纪念章挂在了胸前。

8岁加入儿童团,后参军当通信员

1929年,孙希周出生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北郎庄,童年时正赶上抗日战争,他的家乡很快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

“当时日本军队在庵上村后的山上建立据点,这个据点离自己的家北郎庄村不到三里地,鬼子经常进行‘扫荡’、抢东西。”孙希周回忆,“我8岁就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后来还当上了儿童团长,和村里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一起站岗、放哨,防止鬼子来扫荡。”当时抓到向日本鬼子送信的汉奸就押送到当地镇政府,“好像一共抓了三个汉奸,都被枪毙了。”说起当时的“战功”,孙希周不禁笑出了声。

1947年7月,村里动员年轻人参军,孙希周立马报了名,分到了县独立团,担任通信员。1948年底,淮海战役打响,孙希周所在的县独立团编入九兵团参加淮海战役。他本人担任通信员,负责信息传递,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但孙希周丝毫不惧,铆足了劲头,不断穿梭在炮火之中。

“怕死就不能打仗,打仗就不要怕死!只要我多送一趟战报,就能多一份胜利的希望。”孙希周坚定地说。

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初,孙希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他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解放上海时,为了保护上海这座重工业城市,当时部队领导说不允许使用重武器,只能拿步枪进攻,而当时的国民党部队则是拿着先进的武器反抗,“当时很多战友都被打死了。”说到这时,老人的手有些颤抖。

两次入朝作战,炮弹碎片炸入骨头

在孙希周老人床头前的柜台上,放着一个小木箱,这是他的“藏宝箱”,里面放着老人抗美援朝时保存下来的“老物件”,有印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的布口袋,“当时是部队慰问前线战士时发的,里面装着糖块和饼干。”孙希周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还有部队发放的钢笔,后来孙希周让工艺师傅特意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记者注意到,一张泛黄的功劳证上写着:立功地点:天福山;立功时间:1951年4月;功劳等级:二等;立功事迹:战斗勇敢英勇顽强。“这是在战场上敌人的炮火把我随身携带的背包炸燃后烧毁的,自己及时扑灭后才保留下来的。”孙希周指着功劳证上缺失的一角说。

1950年11月,孙希周所在九兵团奉命从上海一路北上。“当时我们不知道要去干嘛,先是让我们坐上闷罐火车,最后到了吉林省通化市,领导说部队从现在起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们就从丹东过了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孙希周回忆说,“过鸭绿江的时候,我们都还穿着单军衣,当时正值寒冬,虽然寒风刺骨,但一想到这是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孙希周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第26军77师229团3营,他担任机枪连1排2班班长。77师作为军里的预备队,在前线战事吃紧后,顶着美军飞机的轰炸,拼尽全力向长津湖地区跑步急行军增援。“当时美军的飞机欺负我们没有防空力量,一过来都是黑压压一片,飞得很低,像燕子一样,追着我们轰炸,一路上牺牲了不少战友……”说话间,老人眼角已然泪湿。

在天福山战斗中,孙希周被炮弹炸伤了腿,站不起来。那时美军已经冲到了眼前,情况危急万分!“我心一横,从山上滚了下来。到了半山腰被树拦住,才停了下来。”孙希周心有余悸地说,“正好我们的担架队上来救伤员,把我抬上了担架,向我们的后方医院跑去。”在担架上,大腿上的血一直向外流,裤子都染红了。担架队员大声叫喊着:“坚持住坚持住,马上就到了!”孙希周说,“没有这两个担架队员,我可能就牺牲了,我不知道这些拼了命也要往上冲的担架队员是谁,我也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但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生死与共的战友。”在卫生队简单治疗后,孙希周被送到国内的密山继续治疗。也是在这次战斗中,孙希周荣立二等功。

三个月后,伤好了,领导的命令就来了:前线需要人,你要带着新兵返回朝鲜继续参加战斗。就这样,孙希周又和一批新兵来到前线,“这些新兵大部分来自四川,都才十七八岁的年龄。”在一次带领新兵训练的时候,美军的飞机又过来轰炸,孙希周指挥着新兵赶快向防空洞里跑,他们刚跑进去,炮弹就在孙希周身后爆炸了,炮弹碎片炸进了他的膝盖。这次负伤非常严重,被送往国内治疗,但膝关节正中黄豆粒大小的弹片已无法取出。“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父亲的腿部就觉得不适。”孙和平说。

荣校学习文化知识,生活又有了新支撑

现在孙希周老人每天除了出去散步遛弯,就是在家里读书看报。记者注意到,在一本厚厚的“工农学习”笔记本上,孙希周记录着工作时的点滴,字体工整而清秀。

“这多亏了在枣庄荣校的学习。”孙希周说,伤好后,朝鲜的战事基本稳定了下来,大规模的战斗没有了。这时,全国各地都需要大批的干部参加到国家的建设中去,部队派孙希周到枣庄荣校学习文化知识。在枣庄荣校,孙希周学会了写字、计算、打算盘,具备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

“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国家和部队,如果没有这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除了打仗、编席子、干农活,我这辈子就什么都不会干了。”孙希周感慨地说。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