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样本!“五治五和”助力打造社会治理新品牌

2020年10月13日15:22  来源:齐鲁石敢当

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儒家思想发源地优势,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将儒家“和为贵”思想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探索“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位一体,“聚和、立和、促和、保和、助和”五大功能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新路径。

强化政治引领 四级联动聚和

▲ 社区网格楼宇分布图

济宁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多网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示范样板,列为济宁市重大改革试点项目,融合组织、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全科网格。济宁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四大机制” 构建“和为贵”网格化治理“1+12”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聚焦标准流程,明确“6688”网格工作模式,在基础网格内组建“1+1+Z+N”网格队伍,乡镇(街道)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联合机动队。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926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9748名,主城区网格员专职化达100%,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 “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组织架构

▲ 社区红帆驿站

济宁市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工作平台,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到网格和居民小区党支部,在80%以上的居民小区建成“红帆驿站”,60%以上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目前,按照“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在全市设立网格党支部1353个,楼院党小组4943个。

▲ 联合机动队排查文化市场

强化德治教化 三风共治立和

▲ 乡村儒学讲堂

秉持“人和、家和、天下和”精神内涵,济宁市持续开展家风、乡风、政风修身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传承诗礼家风。开展孝贤之星、最美少年、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居民讲礼仪、知礼节、懂礼数,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大力培树和善民风。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级儒学讲堂等平台作用,传承儒家仁爱礼让、与人为善思想,倡导文明生活,引领社会新风;积极创建仁治政风。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政德教育,构建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

▲ 夏日广场儒学讲堂

强化自治基础 三调对接促和

▲ “和为贵”调解室制度规范

▲ 握手言“和”

济宁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实现自我教育,并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倡用“和为贵”理念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发挥专业性、行业性“和为贵”调委会作用,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明确村居、镇街、部门单位和县级、市级层面矛盾纠纷分类化解闭环式流程,“和为贵”调解室实现村居“全覆盖”。在村居(社区)、镇街、县推行平安周例会制度,将基层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切实解决群众问题难题。

▲ 平安周例会现场

强化法治保障 三措并举保和

▲ 普法现场

济宁市坚持依法行政构筑和谐根基,落实普法责任共建和谐家园,坚守法治底线构筑和谐环境。对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对基层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管理村级事务、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开展法治进机关、进学校、进景区、进企业、进市场、进村居、进社区、进家庭等“十进”普法活动。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作用,提高居民法治素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依法打击破坏信访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发挥好法治保障作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1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9个,涉恶犯罪团伙402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31起。截至目前,全市98%的乡镇、100%村(社区)实现零事故。零发案小区3039个,占比91.48%;零发案村庄5953个,占比92%。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展

强化智治支撑 三类数据助和

▲ 济宁市兖州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

济宁市围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部位,通过“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健全联测联防联处机制,围绕公共风险,完善智能化监管体系,将企业生产活动、居民社会生活、各类安全要素纳入大数据平台,汇聚社情、警情、案情、舆情,综合综治数据、分析数据、民生数据,助力风险防控、决策部署、优化服务。目前,“雪亮工程”市、县、乡级覆盖率均达到100%,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总数10万路。济宁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上线生活缴费、信息查询、预约服务等功能,推动“网上办”“一次办”,居民群众通过“小程序”“小服务”即可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网格服务体系。

▲ 网格员实时查看平台数据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