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江南印故事——读孔品屏新著《江南印记》

2020年09月25日17:2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立强

《江南印记》书影

读完《江南印记》这本书,我的直接感悟是开卷有益。

当下的社会比较浮躁,读这本书却能够令人回归江南,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建议从事篆刻创作的艺术家们去看看这本书,喜欢写字、画画的书友们也可以读一读。

《江南印记》这本书有别于当下盛行的文化艺术类读物,它不“水”,有内容且生动、鲜活,通俗易懂而又有学术价值,说货真价实也不为过,书里满满的都是江南印故事。“《江南印记》是一本以艺术史为框架,在‘江南’这个特殊的文化区域范畴中,讲述中国印章及其相关审美文化的普及性读物。”作者以地域为视角,以历史人文为背景,运用严谨翔实的史料,围绕众多珍贵的博物馆馆藏文物,站在印学的高度,讲述其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流传轶事,以轻松的文笔,生动的叙述,将一颗颗璀璨的古代印章一一串起,形成了中国印文化的江南大观。

《江南印记》所讲述的印故事,有出处,有考证,有评价,如对“浙江都水”铜质白文铸印的介绍,就引用了钱君匋、叶潞渊《玺印源流》中的评语:“虽有斑剥,但奇趣难掩。”这种引用方式,在书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既印证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自信与功力,也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细腻和讲究,作者常常运用自我发问,去诱发读者的兴趣,并满足其读下去的欲望。如:“浙江是水名还是地名?都水是职官名还是机构名?它的职能到底是什么?”类似这种发问不仅有三连问,更有五连问、六连问,且发问处多多,颇见作者用功之深,也令读者读后顿感过瘾。作者称得上是一位讲故事的能手,她以印讲文史、讲地理、讲家族、讲官职、讲变革……,多方搜求,旁征博引,仔细推敲,反复比对,如此费功夫地去写作一本书,十分值得尊敬。

《江南印记》作者孔品屏近照

一本好书的出版,总是透着作者的心血。《江南印记》的作者孔品屏,是一位喜欢安安静静做学术的女士,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就职于上海博物馆,主要从事古代印章方面的研究。其印学研究论文常见于《中国书法》《西泠艺丛》《美术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出版有《隋唐官印研究》《海派篆刻名家代表作品集 • 赵之谦》及《云盦藏印》原钤本等著作。孔品屏既是学者,也是一位活跃的篆刻家,她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金石碑帖专业委员会委员、浦东篆刻会副秘书长,其篆刻作品多见于大型展览,也常有获奖之作。无论学问还是创作,孔品屏都做得风生水起,正是这样的学术积累和艺术实践,为她写作《江南印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南印记》书页

《江南印记》书页

《江南印记》书页

《江南印记》书页

《江南印记》是一本传播传统文化的好书。其一在于有学术品质。作者选用的印章均为传世名作,据此讲述其诞生,记录其流转,阐释其风格,解读其意蕴,对作品背后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文化影响也着墨甚多。如对第一位见诸史书记载的女性印人韩约素的评价,以“凿山骨”之典故,轻松树立起女篆刻家的形象,十分中肯和有学术含量。其二在于通俗易懂。有学术品质且不古板生硬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孔品屏做到了,她把《江南印记》一书写得生动鲜活,极富阅读趣味。如:将巴慰祖套印比喻为俄罗斯“套娃”;把浙派开山鼻祖丁敬,形容成“四有新人”,言语直率可爱,不落俗套,一下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其三在于洁净精美。2020年夏天,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了5本一套的 “江南文化丛书”,这是一套非常精美的书籍,可以称之为“五朵金花”。尤其《江南印记》一花,版式装帧,页面设计,走的都是简约路线,每一处都独运匠心,洁净有度,质而不华,追忆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活中的文化感。

孔品屏(右二)出席“江南文化丛书”新书发布会

同是传统文化传播,《江南印记》的路径让人感到十分轻松和受益,娓娓道来的那些印章背后的故事,既打开了欣赏中国印的美学窗口,也让读者留下了细腻轻灵、雅致娟美的整体印象。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之为赏心悦目的最美印学史。(王立强/文)(图片由孔品屏提供)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