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舒在现场 | 瓷釉上的“绣花人”——刘汉恩

2020年09月03日14:2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有句老话叫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这句话简直就是为非遗项目——刻瓷量身打造的

在易碎的磁盘上用锤子 刻刀雕琢

使其触有手感  观有笔墨

这就是非遗项目——刻瓷的魅力

本期《安舒在现场》带大家

走近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

看他如何在瓷釉上用铁笔刻画丹青

刘汉恩,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陶瓷协会刻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现代典藏美术馆刻瓷艺术高级画师。济宁任城区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优秀民间艺术家。他的刻瓷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大奖。说起与刻瓷结缘,源于一篇文章。

1997年,正在上学的刘汉恩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马林刻瓷艺术》,文章中老艺人用合金刀具和锤子在易碎的瓷器上雕刻,一些国外元首的肖像作品还作为国礼送给外宾,这样刘汉恩对刻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凭着对刻瓷的向往,绘画专业的刘汉恩开始自学刻瓷,但当他拿起刻刀在磁盘上作画时,才发现与他平时用画笔在纸张上作画大不一样。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用特制刀具在易碎的瓷器、瓷板表面刻划、镌凿出各种形象和图案,因此也被称为“瓷器上的刺绣”。

刻瓷最讲究力道,多一分瓷盘碎裂,少一分没有效果。而且刻瓷没有更改的余地,讲究刀刀见痕,不偏不斜,因此对技艺要求很高,刚开始刻瓷,刘汉恩掌握不好手上的力度,一下就把盘子敲碎了。为了控制自己手上的力度,刘汉恩苦练刀工技法。

毕业后,刘汉恩更是全身心投入研究刻瓷艺术,三年没有出门,每天从早到晚研究刻瓷,很多邻居都说他得了神经病。完全沉浸在刻瓷世界里的刘汉恩,并不理会这些外界的闲言碎语,父母也给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2007年,刘汉恩去淄博拜了当地刻瓷大师王玮先生为师。有了领路人之后的刘汉恩更加精益求精,对技艺和美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刘汉恩在曲阜孔府旁开了一间工作室,可他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很多人不了解刻瓷,认为他在造假古董。刘汉恩的老师建议他在孔子文化节时办个个人作品展,向大众介绍展示刻瓷这项传统艺术。刘汉恩又马上投入到筹备展品中。4个月的时间里,刘汉恩刻了50副作品,手都累得得了腱鞘炎,稍一活动就鼓起一个大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9月,刘汉恩在他的工作室举办了个人刻瓷艺术作品展。共展出孔子系列作品50余幅。此次作品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很多作品被个人收藏。其中经典《釉雕孔子肖像》作品被曲阜市档案局永久珍藏。

2014年1月,刘汉恩被北京现代典藏美术馆聘为刻瓷艺术高级画师。2016年12月,刘汉恩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他的作品《盼》在首届中国刻瓷艺术大赛上荣获铜奖,作品《母亲的双手》在第四十二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爱缺一角》在2017年第9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作品《红色经典》获得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几年间,刘汉恩拿回了从市级到国家的几十个奖项。

“人像”作品,是刻瓷里边最难的一种,难在“像”上,但这却是刘汉恩最拿手的刻瓷作品。他的人像作品里,人物的面部线条、肌肉纹理、眼神都惟妙惟肖。很难想象这样传神的作品都是刘汉恩用一把刻刀,一柄铁锤呈现出来的。

一幅刻瓷作品,要敲击少则几万下,多则几百万下,精神要高度集中,单调枯燥的动作不断地重复,一幅复杂的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20多年间,刘汉恩至少刻坏了5千把刻刀,一柄铁锤也被敲出了两个凹面。而他的刻瓷技术也在日复一日的磨练中愈发精湛。他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在素面瓷器上刻划出各种图形、图案,达到了“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

刻瓷虽美,刘汉恩却深感“后继乏人”。这些年他也教了不少人,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刘汉恩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刻瓷、喜爱刻瓷、传承刻瓷,让这项传统艺术能够继续发扬下去。他也在不断学习和创新,希望能让刻瓷工艺与时代特色结合起来,迸发出新的活力。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中来,以年轻的思维让古来的手艺焕发新的生命。

《安舒在现场》播出时间

济宁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 每周一、三 20:28

重播: 每周二、四  12: 40

济宁教育频道

重播: 每周一、三  21: 30

每周二、四 13:55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