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金乡匠人手里, “朽木也可雕”!

2019年05月08日10:55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苏茜茜 周丽静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可如果朽木遇上金乡的这位木雕大师——王洪伦,那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它会是形神兼备的寿星、财神;会是仪态端庄、面容娟秀的侍女、观音;会是活灵活现的动物、植物;会是千姿百态精美物件;还会是生动形象的金乡大蒜和广为流传的金乡传统故事。

出身木工世家 一生只做一件事

王洪伦家住金乡高河街道王庄村,出身木工世家,自幼喜欢泥塑、雕刻。在传承父亲木工技艺的基础上,他刻苦学习木雕技术,坚持不懈地探索钻研木雕的创意、布局、雕刻手法。后在金乡木雕艺人李润老师的影响下,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苦练,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木雕作品。

为了使木雕艺术创作形式多样化,进一步提升本地木雕工艺,2010年至2018年,王洪伦先后5次赴福建福州学习木雕人物雕刻,受到中国福州木雕象园派第九代传承人、中国木雕大师潘发清先生的亲传。王洪伦将福州象园派木雕和金乡木雕结合,在风格上更趋向缜密,在精细上追求完美。他还不断走访全国各地,拜会木雕艺术名家,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的雕刻技术培训班,使他的木雕作品创作视野迅速扩大。经过不断开发和设计创作,目前,他已有四个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四个省级奖项、17个市县奖项。同时,和嘉祥“广胜木雕”、菏泽“匠人木雕”、潍坊市国华核雕研究所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用精湛的技艺 打造特色产品

近年来,金乡文化旅游的氛围渐浓,但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和款式却过于统一,缺乏新意,为打破这种局面,王洪伦决定用自己的木雕技艺打造具有金乡特色的中高端木雕旅游产品。

金乡是中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文化底蕴深厚,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王洪伦首先想到的就是从雕刻大蒜入手。地地道道的金乡人、从小就亲身经历大蒜种植生长的全过程,这使他的大蒜作品创作游刃有余,接连雕刻出一批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并完美承载大蒜文化的作品:《胜算在握》、《稳超胜蒜,生生不息》、《诚信》、《蒜如意》。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形象的造型,使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美观性,还自带浓厚的乡土气息。用心创作的同时,收获的喜悦接踵而来。作品《稳超胜蒜,生生不息》在济宁市第二届“创意济宁”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中荣获铜奖、《胜算在握》在济宁市文化旅游作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铜奖,目前都已被金乡文化和旅游局作为特色文化礼品。2018年6月,王洪伦还凭此创意荣获山东省第四届创业大赛工友赛区二等奖。

初试的成功和金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去年年底,王洪伦着手将金乡广为流传的《鸡黍之约》故事中范张守信赴约的经典场景雕刻木上,目前,作品已顺利完成并命名为《鸡黍之约》。“下步,我还要继续围绕鸡黍之约的故事创作系列场景作品,用木雕独特的展现形式完整诠释金乡诚信文化内涵。”王洪伦说。

唯有不辜负 方能归初心

木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技艺正在逐渐的消失。金乡木雕作为传统民间雕刻工艺之一,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欣赏木雕艺术作品的人群范围较小,对木雕制作产生兴趣并投身其中的年轻一代的接班人更是为数不多,这些都是影响金乡木雕技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王洪伦下定决心,一定要履行好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让金乡特色的木雕工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5年6月,他组织成立了“王洪伦木根雕艺术工作室”,系统研究传统木雕工艺技法,开展了研究与创作并举的发展之路,吸引社会木雕爱好者29名。

2017年11月,在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核木雕研培班上,王洪伦再次以独具特色的创作理念和优秀木雕作品,被评为研培班唯一的优秀学员。

2018年11月,王洪伦工作室被授予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习所。他决心要在传承木雕技艺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