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非遗——巧手拼剪布艺中国风

2019年01月31日21:3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卢德斌

在我们济宁的民间,有着许许多多的手工艺高手,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造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手工艺人,和布艺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是布,在她的手里,都能幻化出精美的作品。

绣球,香包,布贴画,这一件件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的精美布艺品,都出自手艺人刘丽丽之手,今年四十五岁的她,用技艺精湛、心灵手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平时并不善于言谈的她,说起自己的作品,那可是头头是道,充满了自信。

刘丽丽对制作布艺,可谓是十分的热爱,几乎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在与这些布头打交道,缝缝补补,裁裁剪剪,一晃,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谈起自己当时如何与布艺结缘,她依然记得很清晰。

最早,刘丽丽接触的是香包和绣球的制作,这门手艺让她十分的着迷。香包又叫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它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香包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礼记》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说起这另外一种工艺品,绣球,大家更不会陌生了。很多的古装剧,都有抛绣球的情节。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由于这些美好的寓意,所以绣球在现在,作为一种吉祥的装饰物,依然很受欢迎。

虽然现在刘丽丽的手工技艺,炉火纯青,但是刚开始接触这些针线活儿的时候,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怀着由心而发的热爱,刘丽丽克服了种种困难,把传统的荷包和绣球做成了花样繁多,寓意丰富的工艺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这也坚定了她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自幼喜爱布艺,荷包和绣球的制作,逐渐不能满足刘丽丽在这条道路上所追求的那种成就感,偶然的机会,另外一种布艺形式走进了她的生活,一发而不可收。

从零开始,毫无经验可循,想要攻克布贴画这门艺术,这对于刘丽丽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好在,她找到了一位好的老师。

布贴画全称布贴工艺画,原名宫廷补绣,又叫布堆画、布摞花,是我国古老的刺绣技艺与唐代“对绫”贴娟技艺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刘丽丽说,布贴画结合了浮雕、刺绣、缝纫等多种技艺。

碎布头、自制的环保胶水、一把剪刀、一张白色卡纸……这些看似普通的原材料,便是制作“布艺画”的必备工具。

选布、剪裁、粘贴,在刘丽丽的巧手下,这些废弃的碎布头变废为宝,制作成了一幅栩栩如生富有浮雕感的艺术品。

布贴画制作全靠手工,耗时耗力,每一幅布贴画,都要经过构思画图、分解图、配色、裁剪、粘贴、组合、妆点、装框这八个步骤,简单的耗时一两天,复杂的大型作品则需要一两个月。

虽然布贴画有着古老的历史,但刘丽丽却不想仅仅只是重复传统的技艺,总想着做些创新和突破,创作出足以表现现代审美和风貌的作品,每当创作一幅作品,她都要反复琢磨,从材料的选择、图案的设计、颜色的搭配,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反复的修改,直到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如今,刘丽丽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所掌握的各种布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原生态的艺术。(记者 卢德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