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六连降” 未来如何守住“钱袋子”

2018年09月16日22:17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吉雪娇

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亦延续下行通道。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2月到达高点后,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即逐步回落,目前已出现“六连降”。截至8月,平均收益率仅为4.61%。

值得关注的是,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被认为仍难有较大幅度回升。在此情况下,热衷于银行理财的投资者该如何配置,以更好的守住“钱袋子”呢?市场人士对此给予了建议。

非标资产投资难度加大

来自普益标准的监测数据显示,8月,402家银行共发行了898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8家,产品发行量增加444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61%,较上期下降0.11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银行理财的“六连降”。

而据融360统计,8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7%,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已达到10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为何银行理财收益“跌跌不休”?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使得理财产品呈现收益下滑的趋势;其二则是高收益非标资产的不断到期使得产品收益随之下滑。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了三次定向降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产品收益自然会下滑。”于康指出,与此同时,非标资产作为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主要收益贡献来源,目前监管意在有序压缩非标存量规模导向十分明确,虽然银行可在过渡期内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但受制于非标投资总体规模和期限的要求,非标资产投资的难度加大,原有主要收益来源难以得到保证,产品整体收益水平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也是意料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9月尽管临近季末,但银行理财依然被认为很难回暖。在融360理财分析师看来,流动性宽松是大趋势,9月银行理财收益率难以出现季节性反弹的现象,趋稳的概率较大,即使回升也只是短暂现象。

于康亦认为,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或难有较大幅度回升。而除流动性因素外,“资管新规落地实施,银行理财产品目前正处于转型过度期,净值化转型要求下,为了控制产品净值的大幅波动,在风险与收益平衡方面,底层资产投向会更加谨慎选择保守类型资产,严控产品风险的同时就会舍弃一定收益空间。”

事实上,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上周(8月31日-9月6日)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0%,较上周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创下近一年最低收益水平。

重新衡量风险承受能力

那么,在此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更好的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人士亦对此给出建议,首先是收益方面,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可优先选择。相较而言,国有银行收益率一直偏低,而农商行和农信社资管能力偏弱,需要仔细甄选银行。

其次,目前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在逐渐拉长,3个月以内短期产品的发行量也在逐渐减少。如果投资者对产品的流动性要求较高,接受不了期限太长的产品,最好购买开放式理财产品,而今后净值型开放式产品的发行量会不断增加。

整体来看,随着资管新规的下发,部分商业银行上半年已经开始加大净值化产品发行力度。以8月为例,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245款,环比增长35.36%。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投资者而言,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的大环境下,于康认为,需要从银行的投研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衡量与考察,并关注理财产品投资的底层资产配置情况后再行购买,甚至需要用以往评估公募基金的方式评估银行理财。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需要重新衡量自身投资收益的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培养盈亏自负的投资意识。”于康建议,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权益类、混合类净值型产品,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配置债券型产品或者类货基产品;综合考虑产品收益、风险、流动性等特征,选择与自身投资偏好相符的产品类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