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济宁千年石刻密码(10) | 远古帝王图(中)

2024年02月26日08:4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济宁市嘉祥县,现纸纺镇武宅山村北的武氏祠,是建于公元2世纪东汉晚期的一处家族墓群石刻,存有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汉画像石群,雕刻精美、内涵丰富。武氏祠不仅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艺术史上,还与西方帕特农神庙、蒙娜丽莎具有同等地位。

武氏家族墓地,在以前被统称为“武家林”,如今这组石刻建筑艺术珍品,作为文化遗存已被定名为:“武氏墓群石刻”,后世俗称“武氏祠”,其整体结构为:前首是狮子,后是石阙,然后是神道,通往诸墓。每座墓最前是墓碑、祭坛,其后为祠堂,最后是坟墓。

一起走进济宁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解锁这块见证了1800多年历史变迁的石头其中的“文明”密码。今日带您解密武梁祠西壁画像——远古帝王图。

远古帝王

武梁祠西壁画像第二层自右至左刻远古帝王:伏羲与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夏桀。

黄帝

【图像】

画面上的黄帝身子向左,但回头向右看。头上戴着后世帝王戴的冕旒,上身穿上衣,下身穿短裙,两袖肥大。左手向右指划,右手屈于腰间。左侧隔栏题词隶书16个字:“黄帝多所造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宫宅。”此图中黄帝的神情似乎正在教导别人做些什么似的,正与题字中“多所造作”相合。

【图义】

黄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公认的“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易·系辞》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尚书大传》载“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古史考》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拾遗记》载“轩辕变乘桴以造舟车”。《世本》记黄帝令“仓颉作书”“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造历”。《通典·食货志》还说黄帝“始经土设井”和“立步制亩”。各种古籍都把黄帝描绘成一个有权威、讲仁政、制作各种器物、造福人民的贤明君主形象。

司马迁写《史记》为什么从五帝开始而以黄帝为首?因为那是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的大变革期,“三皇”时期,虽然有了农业和火的应用,但人类的生活极其简单,生活与禽兽相差无几。到黄帝时,始作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才有了有别于禽兽的人的生活。这种大变革是带根本性的大变革。因此,中华民族都以黄帝及炎帝为祖先,自称“炎黄子孙”。我们现在也正处在划时代的大变革期,也应该“多有造作”,推进大发明、大创造、大发展。

颛顼

【图像】

画面上的颛顼,面向右转,服饰上衣下裙,和黄帝一样,只是没有遮膝的“芾”。其右臂平举,手未露出,左手被遮,像拱起双手的样子。左侧隔栏的题榜隶书15字:“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

【图义】

颛顼是古代传说中的又一个帝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祖。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白虎通·德论》说:“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淮南子·齐俗训》说:“颛顼之法,妇人不避男子于道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颛顼规定,若男女路上相遇,需相互避让。

颛顼“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祖”是说的礼义, “妇人不避男子于道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是说的刑罚,“专正天人之道”正是礼义、刑罚要达到的目标。从此来看,颛顼是礼制和法制的初创者。这说明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有了制度和法律。

帝俈

【图像】

帝俈即帝喾,在画面中帝喾右手抬至胸前,左手放在腹部。其左侧题榜隶书11字:“帝俈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此说与《史记》记载同。

【图义】

帝喾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帝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俈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帝王世纪》说他“三十登帝位,都亳(河南偃师县)……在位七十五年,年一百五岁而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国语·晋语》引贾逵注:“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争王,为高辛所灭。”《白虎通·德论》说他“能施行穷极道德。”《大戴礼记》等古书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当他在位的时候,犬戎经常骚扰中原,帝喾亲自征讨,取得胜利。据说他还平定过共工的扰乱。

帝喾之所以“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主要是因为两条:一是“穷极道德”,具有最高的道德品质,“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二是“知民之急”“普施利物”,真正为人民做事,“溉执中而遍天下”,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施恩及天下。帝喾为当政者做出了榜样,做领导的就应像帝喾那样,加强自身修养,立德树人,执政为民。

帝尧

【图像】

画面上的帝尧面向右,服饰与黄帝相同。两臂屈起,左手伸张,手指指向右方。左侧隔栏上的题榜隶书20字:“帝尧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图中形象似乎表明,尧在跟别人说话,很像召集四岳群牧开会征询意见的样子。

【图义】

尧为“五帝”之一,传说是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十五岁,被封于唐,故又称唐尧。二十岁,代挚为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帝尧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尧是一位威望非常高的帝王,其突出特点是善于用人。一是善于考查百官,注重听取四岳的意见。二是不合格的人员尤其是品德不好的人坚决不用。如尧向四岳征求用谁治理洪水的意见,有人推荐他儿子丹朱,他嫌其生性凶顽不用,有人推荐共工,他嫌其是个光会说不会做的人,也不用。三是知人善任。任用善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后稷为农师,公正廉明的皋陶做法官,善于作曲和奏乐的夔当乐官等等,用其所长,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时至今日,在选人用人方面,尧的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

帝舜

【图像】

舜头戴较高的冕旒,身着长袍,左手抬起向右指,像是在向四岳(各地的部落联盟首领)咨询的样子。左侧隔栏上隶书题榜13字“帝舜名重华,耕于历山,外养三年。”“三年”指《尚书尧典》中“汝陟帝位”的“三载”而言。

【图义】

舜是轩辕黄帝八世孙。姚姓,妫氏,名重华,“五帝”之一。《尚书·舜典》说他:“慎徽五典,五典尧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舜谨慎地教导臣民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典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臣民都能听从这种教导而不违背。然后又让舜总理政务百官,百官都能服从命令,使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尧又让舜到都城的四门去招待宾客,于是四方诸侯前来的宾客都对舜肃然起敬;尧派舜进入山麓中的大森林,舜能够受烈风雷雨的考验而在大森林中不迷失方向。《孝经·援神契》记载舜的形象是“龙颜重瞳,大口,手握褒。”

依记载可知,舜的后母歹毒,弟弟顽劣。但是舜对父母孝敬,对兄弟爱护有加,从来不为他们的无理和陷害而发火。传说他到历山去耕作,本来历山一带,人们为争夺田界闹得不可开交,舜到后,施行仁义,历山的农夫受到他的感化,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又到雷泽去打鱼,本来雷泽的渔夫也因夺渔场的事经常发生争论,舜去到后,还是以仁义谦让的态度来打鱼,使得雷泽的渔夫也争着让起渔场来。他有着高超的制陶技术,又耐心对别人传授,以致过了不久,河滨陶工们做的陶器也都美观耐用了。因为他行仁义,能团结人,帮助人,因而在他周围居住生活的人,越聚越多,不久变成一个大的村庄。

在天下的首领尧四处寻访贤人时,听到舜的好名声,四方酋长(四岳)又纷纷推荐舜,人人都说舜是个理想的继承人,于是尧便果断地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给了他许多牛羊、粮食,还给他修建了粮仓,送给他葛布衣裳和琴等。后来舜管理天下,成为古代有名的贤君。

《史记·五帝本纪》特别强调尧将天下禅让给舜的事情:“帝尧老,使舜摄天子之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

舜即位后巡行四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治国。他打败鲧、共工、驩兜、三苗等人(实即部落),国家大治。中,孔子称赞他的德政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舜是以孝悌闻名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的。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万章上》)最孝顺的人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舜通过大孝实现了家齐,进而实现了国治,最后实现了天下平。舜是儒家标榜的以孝治天下的楷模,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