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深挖传统文化资源 厚植政德教育沃土

2024年01月27日19:5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孔月兰 何庆哲 程渠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孔月兰 通讯员 何庆哲 程渠)汶上曾是孔子施政的地方,留下了“路无拾遗、夜不闭户”的千古美谈。近年来,汶上县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将“德治”思想融入基层党建,为基层社会治理强基赋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现场教学基地,一堂生动的礼乐课《孔子理政》正在上演,通过山东曲艺渔鼓坠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孔子与众弟子一起治理中都的场景。

汶上县南站街道宣传办公室副主任曹文豪:“通过观看表演,让我对孔子理政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作为基层干部,要从中汲取政治智慧,理清从政理念,更要弯下腰、俯下身,诚诚恳恳地为基层群众服务。”

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厚植政德教育沃土。近年来,汶上县将政德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重,特色打造“汶上文庙”“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大运河南旺考古遗址公园等,作为汶上干部政德教育基地。

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现场教员陈辉:“打造出课堂教学、礼乐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等‘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促进广大领导干部‘学、思、悟’相结合,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涵养干部为政之德。”

同时,为将“德治”思想下沉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汶上县在全县372个村(社区)开设了孔子讲学堂、儒学讲堂等场所,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治”思想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百姓生活。孔子宰中都遗址——次邱镇朱庄村,曾是孔子讲学施政、倡树新风、教化百姓的地方,有着丰厚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以“德治教化”为切入口,朱庄村依托孔子讲学堂,探索出了“礼、理、利”的“三字调解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汶上县次邱镇朱庄村村委委员朱传宝:“一就是讲‘礼’,向群众讲述法律政策;二是讲‘理’,理就是给矛盾双方讲情说理;三是讲‘利’,就是协调双方的利益。从这三个方面,给双方调解矛盾,使双方和解。”

如今,这套“三字调解法”,已经在次邱镇41个村庄全面推广,良好的村风民风日渐形成,矛盾纠纷逐年下降。去年以来,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培训43期,累计培训学员2500余人;走进15个乡镇,为群众进行宣讲30余场次。

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业务负责人王莹:“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政德修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将德治思想融入基层党建,助力传统文化‘破圈出镜’,引领基层党组织赋能强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