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济宁社会救助机制点个赞吧

2023年12月01日14:3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大爱、博爱等传统思想一直影响着这片儒家文化之地,更是传古至今被世人国人普遍接受。如今,济宁在传承发扬这一思想或理念方面也是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也取得不小的成绩,比如自2021年起创新打造“济时救”社会救助品牌,有3个县级救助品牌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3个县获评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等等。用一组数据来展示一下:今年济宁市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15175人,共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人口19万余人,居全省第3位;全市实施临时救助2.18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临时救助总人数,发放临时救助金2249万元。



这里面,需要重点关注或值得借鉴地方:

1、多方参与机制。社会救助不单单是民政一个部门的事,济宁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32个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救助工作机制。

2、精准识别机制。如何确定哪些人或群体需要救助,哪些人需要从救助体系内移出以防占用国家资源?济宁这个方面利用“大数据”赋能,坚持“大数据”比对和“实地入户”走访相结合,定期与残联、医保、乡村振兴等13个部门对接,纵向实现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对困难群众精准“画像”,做到主动发现、应保尽保。

3、拓展“救助+”帮扶服务。政府帮扶兜底是社会救助的保障底线,更多还是需要社会多方参与。济宁在完善“资金、实物、服务”的救助基础上,对部分群众已获得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后仍存在困难的群众,由慈善组织、社工机构通过开展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等形式接续给予多方帮扶,形成了工作合力。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