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召开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新闻发布会

2023年11月28日16:2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栾维娜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栾维娜)11月28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环评要素保障、排污许可管理以及深化改革试点等有关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评对于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把环评比作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审批既是约束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也是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事业单位最直接的沟通渠道。今年以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市新发展格局,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着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快落地早投产,践行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空间宏观管控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我市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基础性、底盘性制度,切实发挥好划框子、定规矩的作用。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济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完善后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已顺利通过省级审核。推进“三线一单”实施应用,科学指导环境准入研判、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用“线”管住空间布局,用“单”规范发展行为,助力生态振兴、园区规划和“放管服”改革,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二是落实规划环评制度。督促产业园区履行主体责任,做好规划环评或跟踪评价,全市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已全部通过省级审查。通过市级技术评估、部门联合审查保障市县级园区规划环评质量,2023年完成11个市县级园区规划环评审查,为重点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开展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督促规划编制机关及时开展规划环评。三是加强环评政策宣传解读。通过政务新媒体、官方网站、生态环境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加大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整理印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汇编》400余份,发放给党政机关和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提高其对规划环评重要性的认识。

聚焦项目环评服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环评保障。对省市县重点项目,实施包保制度,一项目一保障专班,通过提前介入、上门服务、即来即审、并联评估等方式,及时解决办理环评、排污许可证可能遇到的困难。全市138个省级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结率86.2%;1053个市县级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结率90.1%。我市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做法在《中国环境报》刊发推介。二是积极推进审批改革创新。抓好建设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办理“一体化”试点,实行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使用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同步办理,企业较试点之前节约办理时间20个工作日。持续实施环评“打捆审批”,推进邹城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特许经营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三是提高技术评估能力。选派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充实评估队伍,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把关,既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又提高环评质量。对评估发现环评文件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等问题的,坚决不予通过,今年组织重点项目环评专家评估会议68次。

践行高质量保护  守好高质量发展底线

一是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坚守底线思维,济宁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不符合规划、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一律不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新建“两高”项目,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倍量替代和碳排放减量替代。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565份,否决不符合要求的项目17个。二是指导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全市排污单位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知识培训,5826名企业法人和环保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有效提升了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的能力和自觉性。三是严格落实环评单位和从业人员直接责任。以案为鉴,向环评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环评典型案例,指导环评单位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环评文件内容真实、客观、全面和规范,要求环评从业人员严守职业操守,守好从业底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1-10月共抽查复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35份,对注册地在济宁的环评单位进行了全覆盖现场监督检查,23家不具备技术能力的环评单位被清理退出。

下一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抓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各项具体措施落地见效,推进实施一批新政策新举措,从项目环评准入等方面助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