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丨古人御寒生存指南

2023年11月28日08:24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寒冬已至,在供暖普及的今天,寒冷似乎已经不足为惧。然而,在取暖条件远不如今天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冬季的呢?古往今来,取暖方式虽一直在进化,但有关御寒的思路其实大同小异,细数下来无非三种,要么是改善居所的取暖设施,要么紧紧把自己包裹起来隔绝寒冷,再者就是在食物等地方着力。

在生产条件远不及今的古代,冬日人们出门的频次会大大降低,窝在家里是常态,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居所的取暖条件无疑是抵抗寒冷最有效的方式。火的出现,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同时也发现了温暖的来源。冬日里木炭烤火成为古代最常见的取暖方式。富有智慧的古代人,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创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温室”。

早在秦朝,就有建筑师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壁炉,供高级统治者使用。汉代宫廷里还出现了温室殿,用花椒和泥浆作为保温材料涂在墙上,既保证了房间的温度,还让房内香气逼人,可谓一举两得。而在民间,冬季更为寒冷的广大北方地区,最晚在魏晋时期就有了使用火炕的记录,灶台烧火做饭,热量还可以直通炕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这一极具生活智慧的做法至今仍被北方地区的人民沿用。明清时期的紫禁城里,则出现了“地暖”的概念,仿照火炕的原理,在宫殿下面铺设火道,在殿外廊下灶口烧炭,热气输送到地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扩散,散布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取暖可在大处着手,也可在小处发力。手炉、脚炉、汤婆子等,都是古代常见的小型取暖用具。手炉里装上炭火,小巧精致,可捧在手中或者揣在袖子里,方便携带,就像今天的暖手宝。脚炉原理相同。而汤婆子则与热水袋相似,只不过它一般用金属制成。在壶里装上热水,拧紧盖子,放在被窝里就是热力来源。

穿衣随四季而不同,古人虽没有羽绒服,但在衣物御寒上也想尽了各种奇招。有条件的达官贵人拥有最上乘的选择,可以身穿锦帽貂裘;连棉衣也买不起的普通人家就只能就地取材,将柳絮、芦花等填充到衣服里,制成简陋的棉衣。唐宋时代,随着造纸技术的普及,还出现过一种名为“纸裘”的衣服,顾名思义,就是用纸制成的衣服。当时纸张多为树皮制成,拥有一定厚度,柔软度不能与今日相比,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风寒,价格还便宜。于是,穿纸衣就成了穷苦人家过冬时的选择。

如今,每逢入冬,“入冬四件套”(糖炒栗子、烤红薯、糖葫芦、热奶茶)这类冬日限定美食的热度就直线飙升。热乎乎的食物,是寒冬的绝配。如果也要列举古人的“入冬标配”,那应该非火锅、羊肉和美酒莫属了。亲朋好友围坐在火炉边,伴着蒸腾的热气品尝美食,煮上一壶热酒,温暖了胃,通身也就暖和起来。

现在谈御寒,字面意思就是被动地抵抗严寒,因此古人过冬总带着点“熬”的意思,但真实情况也并非尽是这样。古时有一种说法,即冬至以后再过上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会到来。于是,“数九”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当时还流行着一种九九消寒图,在冬至那天画上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此后一天填一朵,等到梅花全部染红,也就意味着冬日终结,春暖花开。这样看,漫长冬日的消磨,也被古人琢磨出了一些难得的情趣。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