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只红嘴鸥飞抵昆明 卫星“小背包”揭秘越冬谜团

2023年11月11日14:4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云南昆明是红嘴鸥南北迁徙的重要聚集点之一,连续30多年来到这里越冬的红嘴鸥,为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张城市名片。随着冬季到来,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也已经陆续抵达。

上万只红嘴鸥飞抵昆明 人鸟和谐生态美

总台记者 郭琳洁:在昆明滇池大坝旁,成群的红嘴鸥在天空中翱翔,它们成群结队,上下翻飞,非常壮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欣赏。

今年的第一批红嘴鸥“先头部队”在10月中旬抵达昆明。按照往年情况来看,预计“大部队”将于本月到来。

据昆明市鸟类协会的研究人员介绍,目前到昆越冬红嘴鸥数量已有1万多只,数量将会持续增加,今年整体数量预计会在4万只左右。刚到昆明的红嘴鸥主要在滇池水域活动,等它们集结到一定规模后,会进入到城区内的翠湖公园、大观公园等地。本月起,昆明将会进入观鸥最佳时节,一直持续至来年3月。

滇池红嘴鸥活动有规律 越冬季会“吃胖”

红嘴鸥中不乏大量的幼鸟,是今年春天和夏天出生的未成年红嘴鸥,第一次到昆明越冬。如何区分幼鸟和成鸟呢?仅从体型大小来看其实差不多,但是羽毛颜色还是有不同之处,幼鸟身上有棕色的斑点,尾巴末端有一条黑斑,而成鸟的尾巴则是雪白的。

红嘴鸥主要以水中的鱼虾为食,越冬期间,它们会储备能量,据专家测算,这段时间它们一般会增重30%—50%,次年三月它们将开启北归的长途飞行。

文明观鸥 保护“水上精灵”

红嘴鸥已经是昆明的“老朋友”了,30多年来,到这里越冬鸥群的数量、规模及栖息地、活动地不断扩大,近几年保持在4万只左右的稳定数量。年复一年的如约而至,源于人们对红嘴鸥的爱护与守护,也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了迎接红嘴鸥的到来,昆明市多个部门在群策群力,共同保护这些“水上精灵”。今年昆明市政府还为红嘴鸥量身定制了7条新规,出台了《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已经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单一野生物种保护的立法,这个规定对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侵扰伤害红嘴鸥等行为将受到的惩罚,更好地保护红嘴鸥。

卫星追踪研究 揭秘红嘴鸥迁徙之路

红嘴鸥连续30多年来到昆明越冬,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了解红嘴鸥的迁徙规律、生命周期、种群特征、生长繁殖等情况,科研人员对红嘴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逐渐揭秘了有关红嘴鸥到昆明越冬的谜团。

用于红嘴鸥的卫星追踪器依靠太阳能供电,实时传输红嘴鸥定位数据。它的体积很小,佩戴在红嘴鸥的背部,外形很像一个“小背包”,但它并不会影响到红嘴鸥的正常飞行和生活。

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 赵雪冰:追踪器的重量会控制在它体重的5%以下,红嘴鸥一般体重在300克以上,我们才进行追踪器背负。一般都是背10克以下的追踪器,对它的迁徙和生活,影响是比较小的。

在2018至2019越冬季,科研人员为92只红嘴鸥佩戴了卫星追踪器,通过对追踪器持续回传的卫星信号进行监测分析,了解到了红嘴鸥的迁徙路线、繁殖区域等信息。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王小丹:我们通过卫星追踪得到数据之后,进行了处理,得到一个图。分别有四条红嘴鸥的迁徙路线,第一条是东部地区通往俄罗斯、一个远东地区的迁徙路线,第二条是通往中部的贝加尔湖,第三条是最多红嘴鸥去往的蒙古国的乌布苏湖,第四条路线是通往新疆的博斯腾湖。

通过卫星追踪,科研团队还了解了红嘴鸥在迁徙中途停歇的情况,并发现一些红嘴鸥幼鸟春季迁徙路程比成鸟要短。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王小丹:我们截取了春季迁徙和繁殖季的时间段内,红嘴鸥的迁徙路线图,可以看到蓝色代表的是红嘴鸥幼鸟,红色代表的是红嘴鸥成鸟。在繁殖季期间,红嘴鸥幼鸟只是在中途停歇点度过了整个繁殖季的时间,是在银川和内蒙古巴彦淖尔那一片地方。

等到红嘴鸥大部队抵达之后,科研人员将会开展今年的环志、检疫等相关工作。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