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大平 徐春芳)梁山因水浒而出名,黄河、运河在此交汇,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承,交相辉映的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梁山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梁山县把推动文化“两创”作为文化振兴的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充分发挥文化“两创”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绘就文化振兴底蕴图。
梁山县枣梆剧团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剧团拥有演职员35人,创排的大型红色题材剧《红色娘亲》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文化“两创”的一部分,枣梆戏的作用正在凸显。
“我们这两年编排创作了多部优秀戏剧,像廉政戏剧《夫妇双清》、移风易俗戏剧《退彩礼》等,既是对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潜移默化地弘扬了崇尚廉洁、移风易俗等良好风气,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承文化、弘扬文化,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枣梆剧团团长张繁和说道。
今年以来,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堌堆村建设了陶艺工坊,复原远古制陶艺术,充实了农耕博物馆馆藏,再现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场景,充分发掘“昆山县委驻地”、“抗战堡垒村”王芝茂村、“孔那里九勇士”等红色资源,通过寻访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现场参观、实地教学等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全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旅游破圈出圈奠定了基础。
“为切实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文化宣讲,开展了‘五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我们还策划举办了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把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送到群众身边,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大路口乡宣传委员刘大平介绍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着力在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大路口乡党委书记吴爱红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