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刘长雨 王伟 通讯员 王众 杨舒)兖州区积极建设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推行节地安葬,倡树绿色文明祭祀新风。
在新兖镇大马青村公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杂草清理、绿植修剪等日常维护工作,整个公墓整洁有序。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派散葬乱葬的景象。
兖州区新兖镇大马青村党总支书记周凯生:“没改造以前比较零散,在土地上没有规划,咱群众来祭扫的时候都是荒草,都进不来,在防火方面也造成了很大困难。”
2019年,兖州区通过资金奖补对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提质改造和新建,大马青村决定对百姓林墓地进行改造提升。
兖州区新兖镇大马青村村民邱俊英:“当时的时候也有点不太愿意,这样好白,就觉得不如入土为安好。”
兖州区新兖镇大马青村两委成员马恩立:“有部分村民特别年龄大的不同意,村两委组织人员分开班下去给村民做工作。”
通过搜集村民意见,宣传公益公墓节地、惠民优点,大马青村利用五亩土地建设了200多个墓穴,原来百姓林的坟墓陆续得到迁移安葬,节约出可耕土地15亩。
兖州区新兖镇大马青村村民马恩岐:“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专人管理公墓,很干净很卫生,每个群众能减少二三千的负担。”
目前,兖州区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科学合理编制专项规划,共建设完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生态安葬点等殡葬设施23处。同时,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倡导文明祭祀。
兖州区泗庄村村民武百柱:“不用过去的老方式,环境卫生也比较干净,在老人墓前放上鲜花有一个纪念的意义。”
兖州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同兵:“鼓励群众用文明、安全、庄重的方式祭扫,努力开创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殡葬改革事业发展新局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