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第十条”,如何引导发展信心?

2023年12月31日13:08  来源:经观  作者:宋馥李

宋馥李/文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国各省份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次第召开。年终岁尾,正是总结和展望的时候,大到企业集团,小到微型企业、个体户,对新一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经营策略的规划,也都维系在各地对经济工作的层层落实中。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由此,中国几个经济大省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它们也不约而同、各有侧重地推出了“经济工作舆论引导”的部署。

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指导性要求,旗帜鲜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重点要抓好的九项任务,指出要全面认识把握经济发展中的趋势性变化,做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九个领域塑造新优势之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十条:在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上塑造新优势。

这个颇具新意的第十条的内容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设置引导议题,妥善处置突发舆情,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

由此可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之后,这项工作被推上了与经济工作同向、同步和同频的高度,这样的局面近些年还是首次出现。

舆论引导的具体呈现便是经济新闻,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和市场主体主要通过经济新闻和述评来认识经济状况,判断未来走势。经济新闻不止是对已有成就的传播,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管理,是对未来的预测和把脉。

此次山东的“第十条”,将其摆在了和经济政策同等的位置,并对经济舆论引导做出了具体部署,释放出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的意味。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舆论引导,有三个层面的认识需要重点把握。

一、提振发展信心,要认识到经济新闻本身就是预期管理

新闻的定义,是报道过去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但经济新闻不止于此,公众通过新闻媒体认知经济形势,消除或减少信息不对称,以此判断商业机会,把握投资时机。对于经济主管部门来说,则可以稳定预期,进而稳定经济。

正确解读经济面和经济事件,是经济新闻的应有之义。尤其在经济转型期,及时准确的经济新闻,一方面可以消除公众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恐慌,另一方面又能让经营者对未来保有安全感。

一个经济事件,往往包含复杂的成因,表象之后是多因一果、互为因果,不能用简单的逻辑、单线的分析、碎片化的信息来呈现,而是需要严谨的分析、层层递进的逻辑来说明。

就像上市公司的股价反映着未来一样,经济新闻充满着预期管理。在经济环境预期减弱之时,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而提振发展信心,其实就是引导市场主体准确把握宏观政策方向,增强市场预期和自身发展预期。

经济新闻之于预期管理,尤为重要的是政策解读和勘误。

由于人的认知水平的局限,对经济政策和经济事件的判断,总是充满了误解。有误解就要不断地纠正、勘误,这样才能使人达致透彻理解。实践中,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公众之间,需要顺畅的沟通机制,经济类媒体承担着这个沟通功能。

我们当下所处的经济环境,互联网信息来源十分庞杂,公众大量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而信息解读的只言片语又常常片面和极端,使经济事件的内在逻辑被破坏,公众研判经济形势就像过山车,被各种诠释带节奏。体现在股市上,一个错误的解读,动辄会带来相关公司和行业的市值遭遇重大挫折。

而股市的风云变幻、互联网的调整转型,时不时在网络上掀起舆论风浪,放大公众的焦虑情绪,干扰正常的经济决策。企业经营者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做决定,就必须辨别真伪,因而付出了较高的时间成本。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更重要的是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面,不是出了舆情再去想办法应对。一个政令发布可能产生的误读,理应有前置的解读和勘误预案,由误读引起的市场波动,也需要及时地勘误。

可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仍是舆论引导中极为关键的机制,这个“及时”的背后,是一系列以传播规律为准则的安排。但在实践中,我们的信息公开机制还存在诸多盲区,对关键信息“语焉不详、非必要不公开”的保守态度,常常是相关主管部门的选择,因此常常在重大舆情爆发后仓促上阵,被动周旋。

二、以可信的逻辑解析,解释统计数据和居民体感的温差

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相比宏观上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个体对经济面的体验更为细微,老百姓主要通过物价涨跌、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来感知经济发展,宏观指标的综合性与微观感受的分散性,天然存在着不对称性。而这种不对称性,需要以可信的逻辑链条加以解析。

2023年6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在其《透视中国政府统计数据:理解与应用》一书中,从理论梳理和实际应用层面,对公众、学界和政策层最为关注的几项政府统计数据——涵盖GDP、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进行了释疑解惑。其中包括,为什么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时有“温差”,并常常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在许宪春看来,公众的直观感受和统计数据存在反差是普遍现象。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统计数据,对数据的感受当然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的现象,国外同样存在,发达的经济体同样存在。

以CPI涨幅为例,中低收入人群的感受更可能产生反差。因为蔬菜、水果、猪肉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变动,老百姓会很敏感,而对家电、电脑、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则不易感觉到。计算CPI涨幅时,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通常会放进一个篮子里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涨幅收窄了,而原因是耐用消费品降价了,日用消费品的价格没变甚至还有上涨,那么中低收入家庭就会产生个体“温差”,认为统计数据不准确。

可见,即便是报道一个常见的统计数据,其数据的统计方法和逻辑推导也至关重要。如果不能解析其逻辑链条,就常常会引发误解。再比如GDP,它常常出现在各类经济新闻中,但很少有人对GDP的基本理论、核算方法能解释清楚。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在剧变,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又千差万别,这使得我们难以用一个通用的道理来解释经济万象,因而必须以可信的逻辑让公众了解这种复杂性,才能使其在纷繁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确定性,建立稳定的预期。

三、科普经济学常识,引导公众在波浪式前进中寻找商业机会

常常有人感叹:我们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

当一个行业不好干了,说明其进入了新旧动能迭代期,行业平均利润进入波谷,这本身就是经济学规律在起作用,就像四季轮替,冬天和春天总是交织前行。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持续辉煌,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总是低迷。

经济工作的舆论引导,理应要引导公众认知经济学常识,理解经济周期,对经济的波浪式前进习以为常,保持定力。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迅速崛起,而以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力”增速放缓,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震荡,尤其是前者的增长动能不足以覆盖缺口时,相关从业者的收入和信心都会受到影响。

一个处在结构调整中的经济体,新旧动能转换不可能严丝合缝,转换总要经历阵痛,这同样也是客观规律。而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总是能依靠新兴产业迸发的动能,来快速消弭这样的阵痛。

以经济大省山东为例,山东的产业结构底子厚、门类全,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旧动能不断退化,新动能接续生长,在同一个区域内,总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及时跟进这些变化的市场主体,总能嗅到新的商业机遇。

作为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大省,也有责任营造清朗的经济舆论生态,向公众和市场主体普及经济学常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的态度来阐释这样的变化。

正如第十条所强调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设置引导议题,妥善处置突发舆情,这是我们做好经济舆论引导工作的要义,这并非高深的理论,而是尊重经济学和传播学规律,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指引。而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总是植根于公众对经济基本面的辩证认识。可以说,及时准确的经济新闻,决定了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决定了对经济面的信心。

而第十条的启示意义,还在于我们将其设计成一种机制,转变为一种理念,摸索出一套办法,使其成为我们管理市场预期、承担经济大省责任的长效手段。而对经济工作的舆论引导,也绝不能为了引导而夸大渲染,更不能违背经济常识而扭曲事实,那样的引导不仅不能消解公众疑惑,还会遭到市场反噬。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经济工作的舆论引导确乎处于一个高度敏感的时期,无论怎样小心翼翼,都将面对公众的种种不解和误解,唯有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不慌不忙,从容有为。

因此,做好经济常识科普,及时勘正政策误读,就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