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幸福来——兖州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纪实

2024年04月11日10:3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近年来,兖州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本地实际谋篇布局,推动制度创新,把文明实践积极融入文化“两创”,用好“千万工程”活教材,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机制创新激发文明实践生机活力

2020年10月,兖州区被中宣部文明办确定为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这促使我们在制度创新和工作思路上求突破,在不断抬升阵地‘五有’标准横杆的同时,开辟新赛道,整合资源融合发展,与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人大和政协志愿服务工作室等一体打造,既节省成本,又丰富文明实践内涵,群众进一扇门参与共享文明实践所有事儿。”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表示。

兖州区以创新实践为出发点,在新赛道上求“新”求“变”求突破。该区10个镇(街道)、312个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实行“3+N”模式,即:实践站必须有理论宣讲、环境整治、“五为”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和红白理事会帮办、文化活动等N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连续三年向群众推出《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总库》,每月至少提炼实施40至60项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等“五为”文明实践活动。2023年以来,打造了“爱心来敲门”“三人三扶三到位”等30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16个项目受到省、市文明办表彰。2022年以来,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养了364名会宣讲、会管理、会组织活动、会协调对上争取、会宣传的文明实践“五会”专管员,文明实践所(站)管理水平和实用效益不断提升。同时,持续推行积分褒奖制度,探索“文明基金”社会化筹集和投入机制,坚持“月月有提升”工作推进机制,在全区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2023年上半年,全区A类村(社区)实践站达到62%,C类实践站全部“清零”。

群众共建共享家门口的文明实践

向群众身边辐射延伸,在家门口共享幸福是兖州文明实践的突出特色。兖州区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探索建立“幸福合伙人”模式,扩大文明实践服务“朋友圈”,用心用情做优“服务惠民文章”,引导社区居民与邻为伴、与邻为善,通过社区、村庄带动单元楼栋和胡同,实现与邻共聚、与邻共乐、与邻共享,全面激活睦邻善治新动能。实践中,以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文化广场、街头绿地、小区庭廊、镇驻地农贸市场、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大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时间固定在周末或节假日。

“刚开始就我自己为老人补补衣服、拆洗被褥,如今不知不觉有五六个姐妹也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我们就成立了一支专业缝补队伍,每个周末在社区广场上专做缝补衣裳的活,服务对象也由老人扩大到社区有需要的群众。”酒仙桥街道东苑社区“幸福合伙人”小广场上,社区居民常梅和她的姐妹们一边为老人缝补衣服、拆洗被褥,一边招呼围观群众加入她们的队伍。去年以来,城区31个社区累计开展“幸福合伙人”集中活动1100余场次,惠及群众8.4万余人。

与全国一样,今年兖州区学雷锋月主题是“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该区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部门、单位、企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开办“公益集市”的形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群众自编自演的舞蹈、小品、相声、情景说唱等节目赢得了市民的阵阵喝彩。“义剪美”服务队前排起了长队,黄手环摊位前挤满了群众,“兖绣”“剪纸”等非遗摊位前更是引人驻足,让人流连忘返。

“公益集市”何以火出圈?“我们打造‘公益集市’文明实践项目品牌,从活动设计到效果呈现,自始至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有群众参与共享的文明实践才有生机显活力可持续。”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李鸿飞介绍。以“公益集市”为载体,链接公益组织、爱心商家等多方资源,多元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大家走出家门到活动现场,在活动和交流中增进感情,推动居民小区逐渐走向温情的“熟人社区”,让“陌邻”变“睦邻”。如今,去“公益集市”赶大集已经成了兖州人的生活新时尚。“公益集市”为各方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的新格局中,打破了城市高速化发展下相对陌生的邻里关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公益氛围。

融入乡村治理丰富文明实践内涵

“以顺应群众新需求为着眼点,将文明实践融合到乡村治理中去,系统化统筹解决民生领域群众的急难愁盼,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成就感、幸福度。”张允锐介绍说。该区制定方案、设定标准,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秀美泗河”“田园乡愁”“文韵兖州”“兖创印记”等文明实践展示带,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新亮点和文明新标杆,在新赛道上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再提高,质效再深拓。截至目前,该区共建成55家“幸福食堂”,解决了1700余名老人吃饭问题;常年设立了21处“雏鹰课堂”,可解决410多名困难儿童作业辅导、托管照料等问题;成立312个“新风堂”,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带动形成文明新风尚。同时把洗澡、洗衣、理发、医疗健康和情感陪护等十多项功能相对集中,真正把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聚集人气和便民利民的幸福大院。

“村里文化广场上的体育器材老化破损,需要更换。”群众有呼我必有应。新驿镇连续两年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改建完善文体广场、“端信书屋”等文化阵地13处,为57处村级文体广场更换新国标健身器材500余件。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小孟镇梁村、兴隆庄街道大桥村等多个村庄将闲置院落改造成“文化艺术馆”“村庄非遗小戏院”“栖心茶室”,不仅激活了村庄文旅经济、夜生活,也让文明实践站人气越来越旺,“朋友圈”越来越大,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兖州开办“YBA联赛”“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开辟了牛楼现代农业示范园、端信里汉唐街、龙桥百姓文化广场等打卡地。(通讯员 王洪玮)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