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志豪)6月13日,记者在济宁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电信网络诈骗方面,主要类型为12大类、35个子类,作案手法多样,并且还在不断发展演变,令人防不胜防。从近两年济宁市的发案情况看,有5种诈骗类型比较突出,分别是:刷单返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冒充领导、老板、亲友诈骗。
第一种,刷单返利诈骗。这类案件是目前发案最多的类型,约占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近一半。这类案件的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名义引诱受害人;受害人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受害人拉黑。这类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是一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年人、大学生和家庭妇女。温馨提示:刷单本身就是失信违法行为,所有声称点赞关注领红包,或者刷单、做任务、猜大小给佣金、给返利的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也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第二种,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这类案件发案也比较常见,而且被骗的金额往往都比较大,数十万、上百万的案件屡见不鲜。其主要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导师”直播课等方式,以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等谎言取得受害人的信任;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回报利润很高,取得进一步信任,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当受害人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发现被拉黑,或者投资理财网站、APP无法登录。温馨提示:网络交友务必慎之又慎,在没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前,不要有资金往来,更不能追随网友进行大额投资理财、转账汇款。即便上当受骗,也不要相信网上一些自称可以帮受害人追回钱款的人,而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避免被一骗再骗。
第三种,虚假网络贷款诈骗。这类诈骗瞄准的是一些对贷款知识缺乏了解、急需用钱、又想省事的群众。这类诈骗的作案手法是:骗子先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然后,让受害人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先交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受害人转的钱款后,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温馨提示: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凡是以交纳“手续费”“保证费”“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第四种,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这类案件主要针对网络购物消费者,平常就时有发生,到了“6.18”“双十一”“双十二”等优惠活动期间则会明显增多。犯罪分子冒充一些购物平台客服、卖家或者快递员,可以详细说出受害人的订单信息,以受害人订单异常、商品质量有问题、快递丢失、误给受害人开通收费会员等理由,称可以给受害人办理“退款”“补偿”或者取消会费,引导受害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短信验证码,扫描不明二维码,或者点击一些网站平台的链接,注册登录钓鱼网站,从而将钱骗走。温馨提示:正规的购物网站平台或电商一般不会私下联系网购客户进行任何交易或赔偿,更不会让您填写个人财产信息、向个人账户转账汇款或支付会员费等额外费用。如果大家接到相关的电话或者短信、微信、QQ,应该亲自登录购物的官方网站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咨询,认真核实后再做处理。
第五种,冒充领导、老板、亲友诈骗。其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手机通讯录和相关信息,冒充相关“熟人”“领导”通过微信或QQ添加受害人为好友;然后,骗子用关心熟人或下属的口吻,降低受害人的戒备之心,甚至还会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当受害人感觉与“熟人”“领导”很亲近时,骗子就会趁势而为,向受害人提出转账汇款的要求,转账理由多种多样,比如借钱、送礼、请客、有急事等。温馨提示:如遇到自称熟人或领导通过微信、QQ等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养老诈骗方面,犯罪分子通常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
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发案类型外,在一些特殊时段,诈骗分子也经常“抓节点、蹭热点”,比如:学校放假期间,冒充老师潜入家长微信群、QQ群,以各种名目向家长收取费用;临近年底,各种辅导班,车辆ETC、个人信用卡、公司营业执照的年审、续费、升级等问题,也很容易被诈骗分子用来实施作案。在此,温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时时处处提高警惕,绷紧识骗防骗安全弦,捂紧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