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

2024年05月09日17:5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栾维娜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栾维娜)5月9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介绍济宁市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有关情况。

2023年,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要求,依法忠实、全面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399个,促进财政增收9.3亿元。5个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1个审计项目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县级)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实现了县级审计机关历史性突破。

今年,全市审计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工作要求,按照“1+3+6”工作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根本,用好综合考核、改革创新、对上争取三个抓手,聚力提升财政审计、经责审计、资环审计、企业审计、投资审计、民生审计六项重点任务,更加权威高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努力使审计各项工作实现“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济宁审计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把牢审计事业前进的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增强集中统一领导,持续完善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日常运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机制。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济宁审计“诚审惟公”品牌建设,全面推行“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廉政监督员”模式,促进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

做优做强主责主业。高质高效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重大任务,聚焦数字政府建设、优抚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优抚资金等有关情况的审计,推动重要政策、重点改革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对市本级以及7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持续推动财政资金使用增质提效。注重规范权力运行,计划对25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推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目标,对全市部分村镇银行资产质量以及风险管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财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审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大对畜牧产品稳产保供、养老保险基金等重大民生领域的审计力度,助推惠民政策落地生效。抓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坚持“审计—整改—规范—提高”这条主线,全力推广运用好审计整改督查工作管理系统,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切实提升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的销号效率。

全面提升审计质效。加强审计质量建设,以创建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带动审计质量提升为目标,健全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打造精品审计项目。发力突破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小改革”“微创新”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突破,尽快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改革创新经验。精准推进智慧审计,建立重点行业审计数据标准,完善行业审计“七张清单”,有序推进全市审计数据分析室建设。深化拓展研究型审计,持续做好审前、审中、审后研究,促进审计成果有效利用、“一果多用”。有效提升监督合力,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贯通协同,推动各类监督在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上相向而行、同向发力。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提振“三争四敢”精气神,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认真落实市委“三个导向”“六个标尺”选人用人机制,健全激励约束、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等机制;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干部试用期满、任职试用期满及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执行力档案,对干部落实力“精准画像”;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案和优秀年轻干部“一人一策”工作方案,选派优秀干部到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等参加交流锻炼、以干代训等实战培训;做实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改革工作,结合新颁布《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完善市级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工作,抓好县级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统筹管理工作。